酒中人生

我有一句个性语言:“我不嗜饮酒,但一饮,一分会化为酒气,三分会酿成月光,六分会聚作才气。”相比他人,我喜欢以酒品人生,而不是饮酒之味。

酒的诞生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据我国考古资料显示,早在距今6000多年以前,的酒就已经产生了。之后酒就备受先人青睐。百姓人家如何爱酒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凡留史者,却几乎都要饮酒,与结缘,以致人以酒名,酒以人名。古人饮酒的目的,不外乎享酒香和消忧愁两种。纯粹地饮酒香的人少之又少,陶渊明可算一个,他从酒中品出了人声的恬淡,其“饮酒”组诗可看作隐逸洒脱的见证;隋唐之交的王绩堪称嗜酒之狂士,《新唐书》卷196写他不屑为官,只因做官能有官家每日提供的三升酒才勉强出任代诏门下省,“其饮五斗不乱,人有以酒邀者,无贵贱辄往”。可是我们在古籍中看到更多的是以酒消愁。有人在都城外送别恋人,却“帐饮无绪”,哪怕是醇香扑鼻,却禁不起寒蝉的凄切;易安居士想用“三杯两盏淡酒”御秋,却敌不过“晚来风急”;子美先生在艰难苦恨、潦倒老病中以酒慰藉,不期肺病发作,连作为的精神寄托的酒也被迫戒掉,那种“隔篱呼取尽余杯”的狂喜也就只能成为甜美回忆;更有那“满腹辛酸泪,一纸荒唐言”的红楼先生,因无钱买酒,常常赊帐,靠卖画归还。愁字当前,古人习惯了饮酒,似乎唯此一路,别无他径。于是我们看到了曹孟德反复念叨“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阮籍失意,常酒后乘牛车出行,遇路尽径绝处豪淘大哭而还;稽康愤世,饮醉三月而不醒;白乐天贬谪浔阳,不忘“添酒回灯重开宴”;至于酒仙太白,酒带给他才气,更带给他豪气和名气,在那首旷世绝作《将进酒》面前,谁不被其豪壮之势而动容?那种“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背后隐藏着的是“莫使金樽空对月”“但愿长醉不复醒”的无奈,惟其无奈,才能“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百杯入怀,何来忧愁?何来名利荣禄?即便是奸邪小人饮上百杯也未必没有君子之腹。项羽大摆鸿门宴,却不愿在酒酣人快之时手刃刘邦,怕的是落下手段卑鄙不光彩的骂名;刘备歃血为盟,换来了关羽张飞”易妻儿而诛“的生死相随。在这里,饮酒就成了饮人品,酒下肚,高尚人格就生根了。春秋时吴王阖闾派刺客要离去追杀政敌庆忌,临行前的一杯酒就让要离杀妻刑子以打消吴王的怀疑,更在功成名就之时自杀以谢天下;魏国公子信陵君亲往城门迎接当时的隐士侯嬴,并置于酒席之上席,即让侯生三献奇谋挽救了赵国一场浩劫,更因年迈无力跟随公子征战而选择“北乡自刭”为信陵君送行。

斗转星移,时至今日,酒的内涵变得越加丰富。

首先,从饮酒方式可以看出饮者的地位和处世之道。小老百姓饮酒,多在劳作之余,自斟三两杯,浅饮细酌,但求尽兴,随性而饮,就觉得人生的乐趣均在杯中了;农闲时段,就赶集镇,在攒动的人群中寻觅一两个相识,找个街巷小馆,要二两老白干,点一碟花生仁或者泡菜,叙上半日的农事,在傍晚时分才踏着夕辉哼着小曲踉跄归家;有客人造访,主人必拿出一壶酒接待,虽无珍馐时肴,酒也是2-3元的干涩的白酒,但那种盛情确实你无法推却的,主人不会勉强,酒量却能恰到好处。

工薪阶层或者有一官半职的人喝酒方式则完全不同。从时间上说多在入夜,也许时隔两个小时就有一场酒宴;选择地点一般是饭店或者火锅店、烧烤店,很少在家里的;从人数上来说,刚到酒席也许只有三五人,到了酒过三巡,有人就开始对着手机高声约人参与,人就会多出一倍,到灯火辉煌时也许一桌已坐不下,得另外添置,还有不少人在打电话邀约酒友,酒桌添到了街道的并不鲜见;酒友的心态出奇地相同,那就是惟恐别人少喝,总会极力找出各种理由劝他人多饮,生怕别人吃亏,还自诩心肠好。那时的逻辑是,酒友未醉,即是自己礼节不周或者能力不济;酒桌上的礼仪禁忌也不胜枚举,美其名曰酒文化,谁不懂酒文化或者疏忽大意必定吃尽苦头,比如“迟到自罚三杯”“感情深,一口闷(即喝尽)”“屁股一抬(即站起来),酒重来”“酒来无往(即不回敬)非君子”等等,不一而足。那情势,似乎谁不喝醉谁就没有给我面子,不见杯底就没有感情。

酒宴造就了三类截然不同的人。一类是有海量之人,一坐定就显示出王霸之气,拎过酒瓶,见人一杯,还口若悬河,指指点点,俯视一切。这就是典型的水平决定地位,所以一开始就奠定了他的核心地位,取得了心理优势,敢于主动出击;一类是酒量没多少,但因有事相求或别有深意,于是值得舍命相陪,也强打精神主动敬酒,害得别人以为他深不可测,遂群起攻之,本来只有半斤的酒量,却往往能超常发挥。这类人,酒量不会增长,到地位官位却能急剧提高,是容易得到升迁重用的类型。第三类人就是闻到气味就醉的人,他们视酒宴为洪水猛兽,一到座席则战战兢兢,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决不感轻易多说一句话,别人频频举杯时自己只能默默无声,有被人遗弃的感受。别人举杯相邀,只能推三阻四;处于礼节要与坐席之人回敬酒时又不能厚此薄彼遗漏一人惹人不快,无奈酒量不济,别人还要你满杯一一回敬,所以一般情况下是装聋作哑,不敢举杯。即便如此尴尬也会落下不豪爽不义气的臭名。

已经位高权重的人喝酒方式与前两种人迥异。他已无媚上的必要,也无人能威逼利诱,所以把喝酒作为纯粹地生活享受,看重的是身体健康的保持,绝不会轻易酩酊大醉。他们也会频频出席宴饮场合,并且多承担开宴的作用,但只会象征性地祝酒,酒到情到。这是酒中的人生,其结果自然不同于前两种人。种人是小老百姓,酒拌一生,自娱自乐,也劳苦倦怠一生。第二种人,虽然事业官位蒸蒸日上,身体却每况愈下,也许刚过中年就百病皆生,言谈迟钝,举步艰难,以至不得已戒酒养身,然病已入骨髓,往往盛年离世,不得寿终者居多。唯有第三种人,年近古稀,干劲尚足,思维还敏,锐气犹存,所以还耳聪目明,壮心不已。看古今中外的主国者或位居方面者,哪一个不是在耄耋之年仍焚膏继晷治国的呢?

现代人饮酒的内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为追求醇香的人已屈指可数,借酒消愁者有之,但也偶尔为之,绝不会日日以酒为伴,现代人消愁的方式进步多了,不是沉迷赌博就是吸食K粉,所以与饮酒形神相聚的一般都有气、财、色。酒宴上的气是很被看重的,气有三种,一是豪气,那种目空一切的豪气,二是义气,觥筹交错声中全桌的人都是兄弟姐妹,不再有辈份的高低,感情胜过了亲兄热弟;有事相求的人,只需多敬上几杯就很容易换来同饮者的点头拍板;上级检查工作,上午11点到达,在单位里浮光掠影般走一遭,一般就会往宾馆走了,在一片豁豁慰劳声中,一杯杯就换取了一个个问题的谅解。所以有人说得好,工作没做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手中没有千杯不醉的人。

有气必有财。要换取文件的批准,要得到升迁重用,要能从上级获得更多的财政拨款都得人托人拉近关系,而预备一个酒席是必不可少且收效快的环节。在酒酣人醉的时候不失时机的送上一个个厚厚的信封或牛皮纸,或简易塑料袋,不日就能得偿所愿。除此而外别外他途,任你将鞋跑穿,将嘴磨破,所求之事必定石沉大海。

酒宴结束往往有色。在KTV,被求者左拥右搂,大展歌喉,一首经典老歌能被他演绎出四五种乐谱,即便是不会唱的新歌,也能在大家要求返璞归真的呼声中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方式展示出来。到灯火阑珊之时,三但两两,各有去处。近年来,不少单位还建立了人才储备机制,一有难题,女公关们就临危受命,往往就能力挽狂澜,一着定乾坤。

美酒还在不停地产出,酒香也一度弥漫我周围,酒的内涵也一再被赋予新的涵义。我担心没过几天,酒的内涵对我来说已经变得一无所知,到那时我还能从酒中品出什么人生呢?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