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葡萄酒工业化酿制的雏形,大概发迹于1788年,由船队由东岸的悉尼港引进技术后逐渐发展起来,现今澳洲的产酒区主要分布在南纬30度到40度之间的南部地区。像维多利亚中部(代表产地Yarra Valley)、南澳东南部(代表产地Barossa Valley)、新南威尔斯东南部(代表产区Hunter Valley)、西澳西南部(代表产地Swan Valley、Margaret River)等都是澳洲重要的葡萄酒产区。
巴罗莎谷生产施赫(Shiraz)而出名,她是澳洲葡萄酒的发源地。位于南澳州首府阿德雷德市的东北部约一小时车程,山谷拥有连绵的山脉,肥沃的土壤,加上地中海气候,使其生产出丰满的红酒和精致的白葡萄酒,品种包括赛蜜蓉(Semillon)和莎当妮(Chardonnay)。巴罗莎谷起初由德国农夫Luthern在1830年建立,现今在已有超过50个葡萄园和门市店(Celler Door),包括小家庭企业和国家公司。
由于澳洲的文化及人种均以欧洲移民为大宗,因此带进澳洲大陆的葡萄品种及技术,也都是以欧系的风味为主干,并以酿制日常用的平价酒为主,由于澳洲葡萄酒农没有历史包袱,因此许多新研发品种、新酿酒科技,也能在澳洲无限制地发挥,也正因澳洲有此特色,因此很多欧美的性大酒厂,都有在澳洲觅地设厂。
澳洲葡萄酒的葡萄品种以酿制红酒的Shiraz为,堪称是澳洲红酒的代表性品种,另外Cabernet Sauvignon、Pinot Noir也是澳洲红酒的主要葡萄品种;白酒品种则以Chardonnay、Riesling、Sauvignon Blanc、Semillon为主,澳洲葡萄酒在葡萄品种方面有一项代表性的特点,即所谓的品种混调,一般葡萄酒皆是单一品种,唯澳洲葡萄酒酒标上常会标示-两种葡萄品种,如Shiraz-Cabernet、Pinot-Chardonnay等等,代表这瓶葡萄酒是两种葡萄所调制出的,法令规定标示在前的品种占的成份较多、在后为少。会出现这种特殊的混调方式,主要是因为在澳洲,单一品种的葡萄酒可能欠缺前、中或后段的口感,在经过品种混调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个别品种的特质优点在适当的配对中可以成功的互相均衡,同时也让澳洲葡萄酒充满了独特的风味。
另外澳洲由于气候因素,一年之初是秋季,因此葡萄较其它葡萄酒大国早种也早熟,同一年份的葡萄酒,澳洲的一定是提早上市。这也是澳洲葡萄酒另一项天赋异秉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