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好不好喝?
估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反正我是不爱喝酒的。
有饭局我很开心,但如果要喝酒,我是能躲就躲。
白酒的口感各异,辣嗓子是必须的,但有些酒喝了之后有点甜甜的感觉。
过去只有比较好的粮食酒才会有这种口感,但现在几块钱一斤的散装酒也能有这个效果。
秘密何在?
几块钱一斤的散装酒为啥也能喝出高端味儿?
【勾兑】
首先,粮食酒的成本比较高,因此散装酒很多都是用酒精勾兑的。
勾兑的主要原料是食用酒精,其实也是用淀粉类的谷物发酵得到,比如玉米。
工业酒精是不行的,甲醇杂质多,喝了会死人。
食用酒精基本上就是纯的酒精,口感不行,因此需要调香、调味。
酿造白酒里面大约有2%的微量有机物,比如各种酸、醛、酮、醇、酯。
这些物质已经鉴别出来的就有300多种,白酒独特的香味和口感就由它们决定。
想让白酒口味回甘,主要是添加多元醇,比如丙三醇、丁二醇,此外也可以添加丁酸、正戊酸、己酸乙酯、棕榈酸乙酯、正己醇,它们都有甜甜的口感。
不过,不法分子可能使用更简单、更有效的东西,那就是甜味剂。
几块钱一斤的散装酒为啥也能喝出高端味儿?
【为何选择甜味剂】
过去酒企常常用丙三醇(俗称甘油)和丁二醇增甜,但是前者口味不佳,后者价格较贵,因此厂家将目光投向了物美价廉的甜味剂。
例如阿斯巴甜和安赛蜜,它们比糖甜几百倍,一斤酒只需要0.015克就能有很好的口感。
这也就几分钱的成本,但口感立刻提升一个档次,价格也水涨船高。
而且甜味剂还能掩盖发酵产生的不良气味,让酒的香气更醇厚。
由于用量极少,也不会影响固形物检测。
几块钱一斤的散装酒为啥也能喝出高端味儿?
【白酒禁用甜味剂】
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白酒属于发酵酒,是不能用甜味剂的,而且一直如此。
但有些企业为了牟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故意为之,行业内还有人将“白酒糖”当做新技术推广。
直到2005年左右,湖南白酒偷加甜蜜素被媒体曝光,整个行业开始大力整顿。
十多年过去了,虽然主动添加甜味剂的企业越来越少,但食药总局的抽检还是偶有违规情况,主要是一些小酒厂的产品。
几块钱一斤的散装酒为啥也能喝出高端味儿?
【甜味剂不合格的原因】
不合格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故意添加,也有一些是无心之失。
比如有一些小酒企自己不生产原酒或原酒不够用,就会从外面买食用酒精勾兑,如果这些原料酒精已经掺过甜味剂,就容易造成产品不合格。
有些酒企虽然自己生产原酒,但需要勾兑香精改善口感,比如陈香剂、除苦剂、糟香剂、窖香剂或复合调酒剂等。如果这些香精里掺入了甜味剂,也可能造成不合格。
有的企业除了生产白酒,还生产配制酒。按国家标准规定,配制酒是可以使用甜味剂的,这就可能带来交叉污染的可能。
虽说没有主观恶意,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企业对自己的原料或设施把控不严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