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的角度,白酒承载着的是文化,正是数千年来的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赋予了白酒行业强大的生命力和旺盛的市场需求。自A股市场有白酒上市公司以来,“白酒行业是夕阳产业”、“白酒产销量已经摸到天花板”等质疑和争论不绝于耳,然而,投资者看到的事实却是行业持续繁荣、上市公司业绩连年增长:从行业数据来看,2011年,白酒产量1025.6万千升,同比增长30.7%;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抛开二三线小公司动辄翻番的增速不谈,市值千亿级别的行业龙头公司“大象也起舞”,Wind市场一致预期显示龙头公司中期业绩预计增速达40%以上,更有公司创造出连续七年65%以上的净利润增速奇迹。供需两旺促成了行业的高速增长,而需求的源动力正在于绵延千年的中华文化,不管是出于喜庆文化、礼仪文化,还是酒桌文化、面子文化乃至官场文化,对于消费者而言,白酒不仅仅是物质消费品,从某种程度而言更是一种精神消费品、一种情感润滑剂。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中华文化走多远,白酒就能走多远”,伴随着民族的复兴崛起和文化软实力的输出,在不久的将来或许我们就会看到,化将成为白酒行业新的增长极。
这是一个虽有数千年历史,但仍在不断创新进取历久弥新的行业。就产品创新而言,近些年来我们看到白酒企业不断与时俱进,“馥郁香型”、“绵柔口感”等新产品的推出极大地顺应了消费需求新趋势;而在产品“高端化”基础之上的营销和渠道创新,“深度化”,相关上市公司也由此成为了行业中耀眼的明星。
的白酒行业可能是沪深股市中为数不多的长年经营性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为正的行业,通俗地说,就是很少需要股东投入就能够不断地给股东创造价值,上市对于很多白酒行业的公司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品牌推广的作用而非融资。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行业是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