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蔓延的趋势愈演愈烈,3月9日、12日、16日以及18日,美股连续4次出现熔断,国内A股也跟着下跌,当所有人都为经济发展“冷”思考的时候,啤酒行业动作频频,无论是竞合还是谋变,都吸引了行业的关注。
啤酒巨头加速产业布局
在市场,就几大啤酒巨头而言,近日,朝日啤酒集团获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有条件批准,以160亿澳元收购极大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的澳洲业务。
作为日本极大的啤酒生产商,朝日啤酒集团曾在财报中提及将发力高端啤酒市场,并加速海外并购的战略。据悉,澳大利亚目前是朝日在欧洲市场以外的第二大市场,在买下百威澳大利亚区业务后以后,朝日一方面能够获得这些品牌的经营权,更重要的是,能帮朝日旗下极大的啤酒品牌SuperDry(超爽)拓展澳大利亚市场渠道。
虽然剥离澳洲业务是为了助力百威亚太的上市,但作为极大的啤酒生厂商,百威英博近几年的表现显得有些“不务正业”,在相继收购葡萄酒、能量饮料、含酒精气泡水、气泡果汁、伏特加、朗姆酒及电商等多家公司后,百威英博又“盘”上了苏打水。
尽管多元化赋能拉动了百威英博的业绩增长,但百威亚太(01876)近期的表现却不容乐观。4月3日,百威亚太延续跌势,盘中低见18.42港元,刷新上市新低,今年累计跌幅已达30%。对此,摩根大通银行发布研究报告称,下调其盈测6%~12%,预计百威亚太今年销售将倒退5.8%,至明年则反弹16.5%
与百威英博“跨赛道布局”不同,喜力则更“专心致志”。
在把业务交给华润后,喜力的战略目标瞄准了市场。据年报显示,2019年,喜力品牌销量同比增长8.3%,迎来近十年的极好业绩。其中,喜力品牌在巴西、墨西哥、南非、尼日利亚、英国、罗马尼亚和德国等40多个市场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巴西目前已成为喜力品牌大的市场。
相比之下,嘉士伯啤酒略不争气。2019年,受英国、印度等市场的影响,嘉士伯啤酒销量下降3%。不过,1664白啤在多个市场都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市场,销量增亮彼近50%,其销量也增长2%,但增长幅度都不如2018年。
值得关注的是,过去的一年,嘉士伯集团的无醇啤酒稳步向前,销量增长7%。并且在市场也实现了啤酒销量有机增长8%,收入增长了19%。对于2020年,嘉士伯集团表示将侧重精酿业务、无醇啤酒和亚洲地区的业务。但受疫情“大流行”的影响,嘉士伯已扩大成本削减计划,并暂停对2020年的业绩预估。
此外,墨西哥啤酒巨头莫德洛集团也宣布,将暂停生产向180个国家出口的科罗娜和其他品牌的啤酒。德国酿酒协会也在近期表示,疫情对德国1500家酿酒厂造成严重冲击,近6000种传统德国啤酒的酿造受到威胁。
有专家表示,2020年啤酒的日子恐不太好过,下半年将进入“硬战”。
进口啤酒遭受国产啤酒挤压
具体到市场,进口啤酒也呈现出量额齐跌、业绩下滑、盈利疲软的态势。
4月3日,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发布《2020年1~2月酒类进口统计分析》。分析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国内啤酒进口量7256万升,同比下降22%; 进口额9050万美元,同比下降14%。
从各进口来源地的表现来看,比利时取代德国、墨西哥跃升榜首,量额增幅高达58%,均价持平;德国量额呈现两位数下降,排名第二;韩国超墨西哥位列第三,量额增幅均达47%;而墨西哥受均价上涨,量额降幅达7成的影响,市场份额跌出三甲。英国则是十大进口来源国中,涨幅极高的国家,量额同比增长84.35%和107.19%。
总体来看,啤酒量额跌幅较2019年全年跌幅有所扩大,这也是继2019年进口啤酒首次出现“双降”后,继续呈现出量额回落的态势。
“现在,进口啤酒和国产啤酒的成本差异、品质差异都不大,加上啤酒属于一个笨重、低值、保质期相对比较短的品类,所以进口啤酒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竞争优势。”营销专家方刚表示,近些年,啤酒行业的工业化改造相对彻底,其生产工艺、原材料的通用性很强,这决定了啤酒的地属性不高,不像葡萄酒、白酒离开产地就没有了灵魂。因此,他预计未来进口啤酒的下降趋势将进一步延续,产业规模将面临5%的发展瓶颈。
如果说进口啤酒还在经历“寒冬”,那国产啤酒的“春天”已然来临。
从近期国产啤酒巨头纷纷发布的2019年年报来看,几乎都实现了业绩的高速增长,青岛啤酒的净利增幅更是创下近10年来新高。国产啤酒的业绩飙升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尤其是高端化的产品极大地拉动了国产啤酒的业绩增长。
有业内人士分析,进口啤酒在我国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夜场、商超和高端餐饮。从定位来看,普遍坚持“高价值高利润”的战略定位,但近些年,随着国产啤酒的调整发力,打着“高端化”旗号的进口啤酒或被国产啤酒洗牌。
随着疫情控制的向好,消费逐步恢复,加上夏季消费旺季的临近,有证券分析师表示,啤酒行业可能会加强线上销售体系的建设并加大促销力度,从而对冲行业下滑风险。(文章来源:华夏酒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