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老而朴质的土陶瓶到白瓷瓶,到如今乳白玻璃瓶身、红飘带的经典茅台形象深入人心。无论是木箱改纸箱,穿上彩盒,还是由500克/瓶改为500ml/瓶,茅台包材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20世纪50年代工人们在挑选茅台酒瓶。
1956年以前,茅台酒酒瓶一直使用的是仁怀当地生产的土陶瓷瓶,古朴雅致的酒瓶用油纸包、木塞封口,外套猪尿脬皮青麻扎紧,再用封盖纸封口。
▲1959年,金轮牌贵州茅台酒。
茅台酒厂对酒瓶的外观不断进行改进,1958年,美观大方的白瓷瓶仿若是从沉闷颜色的土陶瓷瓶里,脱颖而出的玲珑“娇俏人儿”一样,进入大众视野。
1959年,古代酒旗化身的红飘带印上“贵州茅台酒”,随意飘然地挂在用于外销的白瓷瓶“金轮牌”茅台酒瓶颈处,元素造型的茅台酒开启了红带飘飘的新纪元。
为了防止酒瓶在运输途中磨损,棉纸包裹在酒瓶上,轻薄、透气的棉纸与在储存过程中不断发酵的茅台酒相得益彰。
裹在茅台酒身上的棉纸,弥漫着历史的气息,印记中华文化之精粹,是茅台酒发展的见证。尽管这样,土陶瓷瓶依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作为内销的茅台酒瓶。
▲20世纪60年代,包装车间一角。
茅台酒厂不断试验,更换更适应的包装材料生产厂家。1966年,贵州清镇玻璃厂通过技术攻关试制乳白色玻璃瓶获得成功,茅台酒瓶开始大面积换装,素雅而纯净的乳白色茅台酒瓶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内、外销统一改为乳白色玻璃瓶包装,茅台酒厂逐步结束了用土陶瓷瓶的包装历史,白瓷瓶的茅台酒也再难觅踪影。
乳白色玻璃瓶、圆柱瓶身,熟悉的茅台酒形象就此而定格,一直沿用到现在。
▲20世纪60年代,茅台酒包装的外箱为笨重的木箱。
建厂初期销往外地的茅台酒外包装木箱,规格不一,茅台酒陆续使用过每箱35瓶、30瓶、25瓶、20瓶等规格。
箱底与酒瓶间以稻草、谷壳为填充作为缓冲,防止坚硬的木箱与瓶身在运输中受损,包好后放入带隔断的木箱中。
为了适应包装惯例,20世纪60年代初,每个木箱中原来的20瓶改为24瓶,木箱两头用10毫米铁皮加固。茅台酒外箱不断地更迭换代,与时代接轨,随着历史的传承展现它独特的“印记”。
▲20世纪七十年代茅台酒包装车间场景。
紧缺的外包木材跟不上茅台酒的需求,1973年开始,茅台酒厂取消了稻草装箱,内外销酒开始用纸箱代替木箱。
外形美观、减轻重量的纸箱是茅台酒外包装改变给人们的大体印象,纸箱的优越性、耐压性渐渐的被认可。茅台酒厂开创国内白酒业包装改木箱为纸箱的先河,白酒包装趋向标准的潮流。
▲20世纪70年代 ,时任厂领导一起品评茅台酒。
曾经茅台酒是没有外盒的。1973年,茅台酒厂研究决定外销酒用彩盒代替棉纸包瓶,箱内填充物的稻草、谷壳改为瓦楞纸。设计方案和改进报告送省经贸委、省轻工厅批准。
1976年,茅台酒脱下“绵纸衣裳”,耀眼的朱红与金黄色的色彩格调碰撞,元素多了一份时尚气息,身姿曼妙的茅台酒瓶领衔出征,朝着“彩盒时代”大步走去。从此,国内的白酒、饮料业包装也开始采用彩盒包装。
▲计量员对茅台酒进行称重。
为与接轨,适应市场环境的转变。1985年,茅台酒灌装计量由重量制改为了容量制,由500克/瓶改为500ml/瓶。
▲茅台酒瓶盖生产。
随着时间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1950年开始,茅台酒以塑料盖顶的软木塞进行封口的形式出现。期间,茅台内外销酒还逐渐改为具有防盗功能的金属铝制扭断盖。
直到1998年,茅台开始使用珠海龙狮瓶盖厂生产的无害塑料瓶盖,正式批量生产后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