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未出禁酒国,诗语孤高常近谤”——苏轼笔下的酒与人

时间:2021/7/1 9:51:52好酒头条

苏轼吟咏饮酒者和以酒出名的胜迹的诗歌属于咏酒诗的变体,苏轼笔下的饮酒者,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饮酒风貌,与前代酒诗有所区别。

苏轼的诗歌如《陈季常自岐亭见访,郡中及旧州诸豪争欲邀致之,戏作陈孟公诗一首》,就是一首专门描写饮酒者的诗,“孟公好饮宁论斗,醉后关门防客走”,在苏轼的笔下,陈季常饮酒的行为被描写的很有些夸张和疯狂,但是陈季常是文人,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文人如果沉溺于酒中,或者过分地表现自己好饮,往往说明他可能怀才不遇,借自沉于酒来表示自己的清高不俗,在这首诗里,确实如此。苏轼写到:

“忽然载酒従陋巷,为爱扬雄作酒箴。长安富儿求一过,千金寿君君笑唾。”

显然这位陈孟公十分出色,出口就能语惊四座,文采有如扬雄,而且清高自傲,睥睨权贵,“长安富儿求一过,千金寿君君笑唾”,赢得了苏轼的欣赏,“汝家安得客孟公,从来只识陈惊座”。这首诗写了喜欢饮酒的陈孟公,把他豪饮的行为与他贤明的品德,与他出众的文采,与他清高不俗的个性相联系,苏轼给了这位饮酒者高度的评价,这首诗实质上为我们展示了北宋清高自命,文采风流的士人风貌。

又如苏轼《和刘长安题薛周逸老亭,周善饮酒,未七十而致仕》中描写的薛周善,

“近闻薛公子,早退惊常流。买园招野鹤,凿井动潜虬。自言酒中趣,一斗胜凉州。翻然拂衣去,亲爱挽不留。隐居亦何乐,素志庶可求。所亡嗟无几,所得不啻酬。”

也是一个爱酒风流的人物。

在《赵郎中见和,戏复答之》中,苏轼刻画了一个酒量了得,诗思敏捷,常于公事的官员形象,“赵子吟诗如泼水,一挥三百八十字……赵子饮酒如淋灰,一年十万八千杯。若不令君早入务,饮竭东海生黄埃。我衰临政多缪错,羡君精采如秋鹗。……”

而《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中描写的饮酒者只是一个长安小吏:

“长安小吏天所放,日夜歌呼和丞相。岂知后世有阿瞒,北海樽前捉私酿。先生未出禁酒国,诗语孤高常近谤。几回无酒欲沽君,却畏有司书簿帐。酸寒可笑分一斗,日饮无何足袁盎。更将险语压衰翁,只恐自是台无饷。”

这个小官与苏轼有同好,都喜欢饮酒,所以苏轼想喝酒时就常常想到他,苏轼认为这个人清高正直,有文采,而且喜欢喝酒,“先生未出禁酒国,诗语孤高常近谤”。在这些吟咏酒徒的诗歌中,苏轼选择描写饮酒者的标准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有文采,有诗才,与苏轼志趣相投,个性清高不俗,具有文士风流的气质,重要的是和苏轼同样地热爱喝酒,酒量的高低则随人而不同。鉴于这样的标准,不管是与苏轼关系亲密的友人如陈慥,还是和苏轼关系一般的官僚,甚至陌生人,都能成为苏轼酒诗的描写对象。从上面的叙述可见,这部分吟咏酒徒的诗歌,通过对当时的一些出众的饮酒者饮酒行为的描写,展示了北宋士人的某些精神风貌。

苏轼还有一些吟咏与饮酒相关的风景名胜的诗歌,如《阮籍啸台》,这处风景因以醉酒留名的阮籍而有名。苏轼登此台赋此诗,有怀于阮生的狂达与遁世,感叹沉醉于酒的理由,此诗咏物感怀,意在抒发意气,总结历史上的某些有关个人存亡的经验。而《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处,以诗戏之,二首》一诗咏时人饮酒的风流佳处,“指点云间数点红,笙歌正拥紫髯翁。谁知爱酒龙山客,却在渔舟一叶中。”(第1首)

“西阁珠帘卷落晖,水沉烟断佩声微。 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第二首)

把饮酒所在写的令人神往,使人想见饮酒者的风流儒雅,原来饮酒是件多么浪漫的事。(来源:中国酒业协会CADA)

免费加群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
对该项目感兴趣?立即询价!

*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同类厂家查看(我已阅读并同意<<火爆好酒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贵州赖世家酒业有限公司茅台镇酒厂

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hj_9998关注

线上春糖会,选品享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