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市看中原,中原酒市看河南。
500多亿容量的河南白酒市场一直是中国万亿酒类市场风向标般的存在。近期,酒业家在河南调研时发现,这个受全行业关注的典型市场,正在发生巨变:
“酱酒价格泡沫破碎,部分酱酒品牌开始出现价格倒挂。”
“清香量价齐升,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级。”
“连锁有人高歌猛进,有人黯然退场。”
……
河南酒市的变化,给中国酒业释放出什么信号?
酱酒市场“强分化”
200—500元价格带被看好
河南酒业市场的整体份额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2018年至2020年,河南白酒市场规模由350亿元增长至500多亿元,这其中份额变化较大的当属酱香酒与浓香酒:2020年,酱香酒在河南以超200多亿的销售体量超越浓香酒,成为河南白酒市场的第 一大香型。与此同时,随着酱香酒的崛起,浓香在河南市场份额首次出现较大下滑。从整体份额看,2021年河南酒市三大香型的格局是酱香超越浓香,清香处于相对弱势。
根据河南部分经销商与行业协会方面预估的结果来看,目前河南酱香、浓香、清香三大香型的市场份额分别为近300亿、近200亿、近50亿。
“浓香今年预计有5%至10%的跌幅,其中剑南春、五粮液等品牌逆势增长;清香市场量价齐增,预计增长20%;酱香市场份额增长,但分化较严重。”河南省酒业协会流通委员会执行皇甫尚旻告诉酒业家,酱酒在河南市场迎来了“拐点”。
一方面,知名酱酒品牌的表现依旧亮眼——根据调研数据,茅台及其系列酒在河南市场的整体销售在110亿左右,涨幅约10%;习酒整体销售近30亿,涨幅近20%。郎酒、国台、金沙、珍酒的销售分别约为20亿、15亿、10亿、5亿,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另一方面,三四线品牌、贴牌产品整体跌幅可能达20%以上。
“我们今年业绩没有下滑,但增速十分有限,陆续上市的夜郎古、人民小酒也因为疫情与洪灾耽误了一点推广进程,还有一个酱酒品牌的推广甚至推迟到明年。”酒易代创始人乔红现告诉酒业家,身边很多酒商朋友都表示业绩下滑较为厉害。
虽然很艰难,乔红现仍然对酱酒市场充满信心:“河南市场的特征是香型在弱化,品牌在强化,所以不管是酱香、浓香,还是清香,市场缺乏的是真正的好酒。”
“河南终端酱酒产品的市场供应量已经高于消费增量,挤压了价格泡沫与渠道泡沫,在此背景下,迎来了以‘品牌热’为核心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主流的酱酒品牌仍在扩张,但很多产品价格已经回到5月涨价前的水平;一些三四线酱酒品牌、贴牌产品量价齐跌,部分甚至出现价格倒挂,很多经销商为了完成销售目标正在加速抛货。”恒涵战略咨询机构创始人黄文恒表示。
“11月份有不少知名品牌的贴牌经销商来找我们铺货,先卖货后打款,卖出多少算多少,几乎都被我们拒绝了,风险很大。”某酒类连锁负责人告诉酒业家,河南不少酱酒贴牌商的库存都在几百万以上,部分贴牌商的库存甚至高达数千万。
郑州酒商刘总也提到:“今年年初,很多人涌入到酱酒,部分还使用资金杠杆开发酱酒产品,导致遍地都是酱酒,库存难以消化。随着市场热潮退却,三四线品牌、贴牌产品遭遇较大库存压力,低价出货也就不足为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低价抛货也对部分知名酱酒品牌的主品销售造成影响。“某知名产品的经销商拿货价是300多元一瓶,市场价在500多元左右,但近期市场这款酒价格仅卖到近400元,降幅在20%以上。”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告诉酒业家。
“上游较早能感受到这种风险,以及感受到市场的变化,今年明显能感觉到订单减少,远没有达到之前的预期。市场出现低价抛货的信号也意味着,河南酱酒将经历新的一轮洗牌,到时有不少经销商将出局。”河南原酒定制商吴总认为,酱酒价格每年水涨船高,是一个非理性的过程,系统性风险已经来了。“我感觉还是错判了酱酒贴牌产品的趋势。2020年酱酒到达了一个小高峰,市面上50%以上的产品都是一些不知名的贴牌产品,当时把公司50%以上的业务转向了酱香。但今年经销商、烟酒店老板做的贴牌产品在市场上很难卖,这种情况之下公司只能减少酱酒产品的订单,公司也没有达成之前的预期。”
吴总认为,市场就是一个纠错的过程,经销商还是应该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不要盲目改变业务方向。
“对于那些库存高的酱酒贴牌经销商,今年日子肯定不好过,部分可能还会彻底退出酱酒市场;而对一些经营名品主品的经销商,我认为影响有限,明年随着市场调整的完成,他们又会找到新的增长点。”郑州酒商李总认为。
虽然市场出现“强分化”,但黄文恒认为,经销商应该客观看待酱酒降温,不应该过度“悲观”。在黄文恒看来,酱酒在河南的整体消费特征是由“小众”走向“中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高附加值、高价值的产品,这也意味着200-500元价格带的酱酒产品将继续走向繁荣。另外,河南市场呈现出“品牌强化”的阶段性特征,有着品牌力的酱酒产品将借此回归更为良性的价格段,为后续的强劲增长蓄力。(文章来源:酒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