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找一家餐饮店,酒柜上摆到光瓶酒一般不会少于五个品牌,一般店内光瓶酒的组合是什么呢?
头部品牌的光瓶(五粮液的尖庄、汾酒的玻汾、西凤的绿脖西凤、小郎酒等)+光瓶全国化头部品牌(老村长、江小白、红星、劲酒等)+泛全国品牌(招商+低价操作)+区域性头部品牌(河北的小刀等)。
如果跟店老板深入沟通,询问那个品牌卖的好,老板通常会告诉你,一到两个品牌卖的相对好些,其他品牌也能卖,只是卖的快慢问题,推啥卖啥。
如果你在多走访几个市场,你会发现一些没有听说过的品牌在局部市场却成了当地的王 者,成为局部市场的品牌。
追溯原因,在当地找了一个渠道网络特别好,运营能力特别强、团队组织执行力强的经销商,自带大品牌光环的产品也被打的落花流水,暗淡失色。
在深入走访市场,你会发现市场上20元以下的光瓶酒在越来越少,渐渐消失。
大部分终端店反馈,便宜酒不好卖,也没有人买,除了老一代低收入重度消费者。
未来趋势:
百元以下无盒酒,成为大家的共识,背后的逻辑是消费的升级与消费意识的成熟,消费趋于理性。
更注重对精致生活与性价比的追求,同样,也是信息来源的方便性与多元化信息教育造成。
年轻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牌与品质消费,而不在乎喝酒中奖,反之,过度投奖被认为品质差的遮掩与化身。
相信自己选择,选择自己相信,消费更加个性化,盲从跟风相应降低,打破了一桌只喝一样酒。
买酒看原料看标准成为很多消费者的买酒习惯,自己辨认是否为纯粮酒,纯粮酒也是未来白酒品质要求的标准。
我在超市蹲点看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反复拿着不同品牌的光瓶酒,翻看背标的执行标准与原料,还会拿起酒瓶摇一摇看酒花。
那光瓶酒到底卖什么呢?
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去拆解,消费者的买点与品牌商的卖点形成齿轮咬合。
才能达成交易,对于光瓶酒而言,消费者的买点是什么,品质、品味、品牌。
品质讲的是饮用的体感,具体表现为喝着是否顺口、好咽、绵柔、醇厚、劲爽、回味留香长短、上头快慢、饮用后是否口干、发渴、醒酒快等;
品味讲的是社交属性,我喝多么不重要,别人知道选择这个很重要,购买考虑的更多是社交货币。
能讲出缘由、故事、调性,侧面的暗示自身的消费品位,懂酒专家身份。
品牌说的是安全感,信任,因为是品牌,所以选择。减少试错成本,降低试错风险,没有社交压力,集体辨识度强,容易形成集体共识,悦己悦他。
品牌商的卖点是什么:
1、卖“历史”—酿酒历史悠久、窖池时间长。
2、卖“工艺”—12987的酱酒工艺、老五甑的浓香工艺、地缸发酵的清香工艺等。
3、卖“产区”—黄淮流域、赤水河流域等。
4、卖“原料”—精选红缨子高粱、中原小麦等;
5、卖“荣誉”—获得过巴拿马金奖、国宴指定用酒、各种赛事轻功用酒;
6、卖“大师”—第多少代传人或行业段位高的酿酒大师亲自勾调;
7、卖“文化”—福文化、缘文化、舍得文化等;
8、卖“情绪”—“把所有的不兴都一饮而尽”!“酒要喝够,话要说透”!
9、卖“占便宜”—投奖,箱里箱外,一车货,一车奖,消费者中奖,终端兑奖也有奖。
10、卖“包装”—颜值高,超级符号,识别高。
从目标人群去拆解,喜欢喝的人物画像是什么?场景是产品链接需求的媒介,光瓶酒的场景是什么?
1、自己喝或与熟悉的朋友的口粮酒,由于消费实力达不到常态化消费中高 档酒的重度高频目标人群。
同时,自身有文化,有信息辨别能力,消费理性,目标人群会因不同的场景切换消费档次。
此类目标人群不会过度在意品牌,但对性价比敏感,对酒水的品质要求高。
2、低端消费的常态标品,没有高消费能力,重度高频饮酒爱好者,价格是选择的要素,品质诉求,不好但不能太差。
3、轻度消费者的趣品,不经常喝白酒,也没有什么忠诚度,喜欢选择则有调性好玩的品牌,喜欢尝新,品牌忠诚度低。
从光瓶酒的运作成功的角度,品牌商卖的又是什么?
1、显性的感知功能诉求。
(不上头,不口干,喝着顺),品质是要素,品牌与品味次之,当然也根据价格的定位区分。
比如服务的一个企业,提出的“顺口才是真绵柔”;给另外一个企业提出的“一口枣香味”,还有两个暂时不能说。
2、渠道的动员能力。
光瓶酒的消费者忠诚度低,认知转化率高,首推大于首 选,渠道的布建能力是生产力。
中国的渠道链条太长,经济发展不平衡,渠道的触角伸到哪里,哪里就能够生根发芽,合理的渠道利润及渠道层级是持续发展的关键。
3、组织能力。
光瓶酒本身的产品属性决定渠道高密度,高覆盖率占有,终端网点的开发与维护,销售场景的建立,产品的推广等。
需要大量的人员(经销商投人或厂家直投),终端的市场表现取决于团队的执行力,执行力取决于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
4、运营模式。
有没有样板市场,有没有一套简单可复制的模式(从入市、动销回货、锁店、市场推广、引爆)。
光瓶酒是按瓶销售,如何快速引爆市场,否则,产品变现的周期太长,周期太长会导致整个渠道与团队都陷入低迷状态。
光瓶酒要卖的是什么?
取决于企业的经营使命,战略定位,发展方向,光瓶酒是企业安身立命的主线产品,或是完善产品线的补充型产品,或是低端价格段的主推产品等。
根据企业的战略定位,进行产品研发,营销模式的设计,组织的构建。
以终为始,寻找竞争性切入点,产品是企业交付给用户的载体 ,用户始于产品,也止于产品,通过产品认识品牌,也可能只有首次购买,没有复购。
选择一个产品,源于解决用户面子与里子,我总结为购买行为阴阳面。
里子从品牌的硬件中挖掘,用功能性去表达,面子从消费场景、社会认同、集体意识去洞察,从设计、价格、广告、推广传播、公关关系等方面去表面。
面对消费行为的消费多样化,消费数字化,消费社交化,消费品质化的消费趋势,结合企业的自身资源,制定好精准的战略定位,再确定到底卖什么。(文章来源:酒食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