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度加剧,是近几年酒业发展的趋势之一,而这一现象将进一步持续。这一点,在排名前五的名酒所确定的2023年度增长目标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确认。
贵州茅台在发布2022年度报告的同时,也提出了2023年度的发展目标,即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度增长15%左右。
5月12日,泸州老窖召开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在会上表示,2023年公司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15%。
5月18日,洋河股份召开2022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在谈及今年发展目标时,企业称,已在2022年度报告中披露2023年经营目标: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
5月26日,五粮液举行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企业方面表示,2023年,五粮液计划营业总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稳健增长。
6月5日,山西汾酒举行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业绩说明会,汾酒方面透露,2023年力争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20%左右。
可以看出,头部集中将在2023年继续加剧与上演,每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压力可谓与日俱增。
2012→2022,惊人的头部加速度
我们先看整个白酒行业的数据。2022年,白酒行业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为963家,产量671万千升,同比下降5.6%;销售收入6626亿元,同比增长9.6%;利润总额2201亿元,同比增长29.4%;亏损企业169家,亏损面17.55%。
再看2022年20家上市的白酒企业。2022年,20家上市酒企实现总营收3488.18亿元,其中五家头部的总营收为2795.12亿元,占据20家上市公司营收的80.13%,白酒的42.18%, 这一占比,或许随着2023年新目标的达成,将会再次提升。
再来看20家上市公司的整体营收。20家上市公司的营收在全行业中的比例为52%,超过一半,这是一个惊人的比例。考虑到上市公司的营收是税后数据,而销售收入是税前数据,两者口径其实有较大差距。如果统一口径的话,20家上市营收可能达到全行业的60%以上。再对比一下2012年的数据。当时白酒上市公司营收在全行业中占比不超过30%。由此可见,11年来白酒行业企业集中度之快。
目前,整个行业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大型企业占有率高,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从竞争来看,这20家企业或者说前十强之间的互相对标、比拼更加明显,反观百亿以下企业,这种你追我赶的状态并不激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企业规模越大,其发展心态越急迫。
这个行业的常青树包括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近年来增加了古井贡、牛栏山。可以说,这7家是近十年来的常青树企业。而能够跻身于上市公司十强的,2022年增加了今世缘、舍得。今世缘2022年营收收入近80亿元,2023年破百亿是大概率事件。而舍得去年突破60亿,如果年均能达到20%的增幅,在2025年可破百亿。
而在舍得之后的十多家企业,其实并不好预测,原因在于可持续性。白酒行业市场化40年来,无数企业的沉浮已经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发展的可持续性比发展速度、短期的规模更重要。速度当然非常重要,但没有哪一个企业能长期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一般能以30%增速持续5年以上,就相当了不起。比如一个中小规模的白酒企业,其销售额为1亿元,如果每年30%增速发展,那么5年后,就3.7亿。如果是一个5亿规模的企业,每年30%增长,5年后,就会变成18.6亿。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增速了。
看到酒业集中的背后
所谓的集中,本质是产品在集中。谈集中的时候,除了品牌,我们还会想到企业和产品这两个要素。
白酒行业的市场是在向企业集中吗?其实不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市场是有自己的纬度的,这个纬度就是价格,5000多亿的白酒行业其实是由一个个价格带所辖的细分市场组成的,比如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这样的价格带形成一个细分市场,老村长、牛栏山等企业的产品又形成了一个细分市场,百元价位又形成一个细分市场,每个企业一般只能在一两个价格带上拥有优势,从而在该细分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可见,当我们谈集中度提高的时候,一定要说某个细分市场,从而会说到某个产品(也就是某个大单品),这其实就是某个品牌,然后才是某个企业。所以,当我们谈集中度的时候首先是品牌的集中,品牌日益集中后,随之而来的现象是大企业整体份额越来越高。举例说明,当洋河在蓝色经典系列上大获成功后,其实是横跨了多个价格带获得了成功,洋河随后推出的其他产品也有不少获得了成功,比如洋河在全国市场推广的光瓶酒,销量也非常大,在相应价位上也是颇有代表性的大单品。同样,茅台也是如此,在“茅台酒”这个超级单品规模越来越庞大的时候,茅台的系列产品也在递次崛起中,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所以,品牌层面的集中其背后是以价格为引 领的细分市场的占有甚至垄断,随后是企业层面的集中。这种集中体现了行业主流企业对行业资源、市场资源以及消费者心智的占有程度越来越高,对这些资源的攫取能力也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中小型企业对市场资源的占有能力其实相对在下降,这就意味着很多参与企业退出市场。
从价位来看,1000元以上市场基本被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占领,茅五占比更是高达80%以上。而300~600元价位,则是品牌多元,有超过10个品牌在这个价格带上竞争,规模比较大的有剑南春、梦之蓝、古井年份原浆20、青花汾酒20、国台国标酒、水井坊、舍得、今世缘国缘……
大企业后劲越来越足的对面是区域性企业增长后劲乏力。
我们注意到,目前许多区域大型企业的营收规模甚至还没恢复到2012年的高峰水平。这个现象值得重视!
此外,导致行业集中度提高有三个因素:行业衰退、产业升级、用户趋同。从增长曲线来看,白酒行业并没有出现衰退迹象,除了2013~2016年这几年的深度调整,最近十多年其实一直是处于快速增长状态中,导致白酒行业集中度提高主要是产业升级和用户趋同。
产业升级也会导致行业集中度提高,这其实源于消费者的需求升级。客户的需求品质提升时,那些提供质次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容易被挤出市场。
产业升级在白酒行业也许需要换个说法更容易理解,这个说法就是品牌升级。随着价格逐步升级,次高端和高端成为业绩的主要驱动,而要做到这个价位,对品牌及品牌运营能力要求非常高。在2000~2010年间,这个阶段,大多数白酒企业做的是百元价位,在这个价位上可以说大中小企业混战,大企业优势并不突出。但随着竞争重心升级到次高端后,大部分白酒企业就无法参与这种竞争了,原因是品牌力不够,或者说品牌运营能力不够。最近几年,也有一批企业在瞄准千元价位,这个想法是对的,但这样的战略对品牌运营能力要求就更高了。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用户趋同”。对于酒行业来说,尽管产品层面是趋同的,但企业通过品牌“赋能”,给予自己的品牌不同的定位和诉求,使得产品的差异化日益显著。
集中度提高是一个长期趋势
从基本面来看,根据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规划,2025年白酒收入将达9500亿元,增长62.8%,年均递增10.2%,利润将达2700亿元,增长 70.3%,年均递增11.2%。大企业仍然引 领着我们这个行业,包括稳中有进的茅台、五粮液,以及竞争中继续快速发展的泸州老窖、汾酒和洋河等。在2022年较高基数下,虽然增速有所放缓,市场对于白酒的市场消费还是刚性存在,对于白酒的需求趋势保持不变。消费复苏与产业升级互为作用,确保了白酒市场的稳健成长。
此外,在产业政策利好下,“十四五”白酒千亿、百亿现有企业梯次结构与百亿企业扩容竞赛,大大巩固与强化了白酒基本盘。
产业的具体发展也呈现出积极的动向。在大企业带动下的白酒产区化备受关注,产区已成为世界酒类品质表达的代名词。比如茅台镇,已经成为酱酒的热门产区。这种产区化发展自有其内核和价值支撑,茅台镇和酱酒的发展离不开茅台酒的价值支撑,这种区域性发展和类似豫酒那样的抱团发展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有内涵和价值支撑,后者只是口号层面的抱团,无法在线下展开实际的抱团联合行动,毕竟河南无法在品类上找到共同点。
另外,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成为行业共识,一方面升级趋势下拉动增量消费者成为关键,另一方面人口回流低线城市成为趋势。三四线城市崛起明显,倒逼企业渠道下沉,这方面大企业做的工作反而更加卓著。尽管抱团发展成为流行趋势,比如区域酒企谋求抱团发展,鲁豫辽湘等板块出现了政府主导的省酒振兴计划,但这种努力远远赶不上单个企业自身的发展。
尽管集中度在提高,但整个行业基本面没有大的变化,集中度提高是一个长期趋势,过去有,未来会继续提高。(文章来源:山东酒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