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向东一路奔腾,黄河5464公里的蜿蜒绵长,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的变迁……
6月18日,以“览黄河胜景、寻文化之根”为主题的茅台红·寻美东方(黄河线)系列活动在兰州正式启航。
8月16日,活动走进陕西延安,持续挖掘黄河文明中的精神力量,寻找着国人的葡萄酒基因。
10月19日,延续甘肃刘家峡、陕西壶口瀑布的寻美之旅,活动走进了第三站河南洛阳,参观了举世闻名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简称小浪底工程),继续近距离感受厚重的黄河历史文化。
小浪底黄河文化“不惧艰辛”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一条忧患之河。据记载,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两千多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九曲黄河万里沙,治黄难,难在治沙。据悉,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之称,河南黄河大部分处于“豆腐腰”河段,具有不同于其他江河及黄河其他河段的突出特点,是千年治黄的主战场。
小浪底工程的出现就是为了加快黄河治理,兴利除害……
1991年9月,小浪底前期工程拉开帷幕;
1994年9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0月,大河截流如期实现;
1999年10月,下闸蓄水顺利实施;
2001年12月,小浪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的水库主要功能都是防洪、调节水量,小浪底工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调沙减淤。
为此,每年小浪底都会开启泄洪,4个泄流孔洞携带着大量泥沙喷涌而出,大量的泥沙被送入大海,避免了库区和黄河下游河道泥沙淤积。
当茅台葡萄酒沿着黄河“寻美东方”来到小浪底工程,在伟大的工程前面,寻到了东方之美的另一面——艰苦卓绝,顽强奋斗。
工程建设者们用10年的青春、热血和智慧,建成了当时国内高、填筑量大的土石坝,国内当时的高强度混凝土防渗墙,世界复杂的进水塔群,世界上的孔板消能泄洪洞……
从文化中找寻东方美?为中国葡萄酒溯源!
“这一代年轻人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满足,而不仅仅是物质的富足,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因此,消费不再是一次简单的以物换钱,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和服务中的品牌文化、情感联系、价值观念等因素,产品必须满足消费者日趋丰富的精神消费需要。
在此背景下,中国酒业30年功勋人物、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熊玉亮表示,中国葡萄酒产业必须深入研究,与高度国际化竞争共舞、梳理文化根脉、明确消费诉求,才能更加清晰产业未来的方向。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也滋养了厚重的酒文化。茅台葡萄酒发起“寻美东方”活动,就是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寻根溯源,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品牌和产业发展的能量……
茅台葡萄酒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范雪梅在活动致辞中表示,河南是中国葡萄酒的文化根源,早在魏文帝曹丕时期,葡萄酒在河洛之地流行,为后来盛唐时期葡萄酒的广泛流行打下群众基础。
茅台葡萄酒从历史中找到了中国葡萄酒的渊源,有利于增强产业自信。展望未来发展,茅台葡萄酒则与时俱进,以国人消费口感为根本,秉持匠心工艺,持续打造高品质美酒佳酿,创新开发多元口感体验,促进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
面向新一代消费者讲述中国葡萄酒千年历史传承,不断提升品牌文化内涵,茅台葡萄酒致力于打造东方葡萄酒的典范,有望斩获巨大的流量关注。(文章来源:卖酒狼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