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与葡萄酒,似乎大家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越贵就越好。这个是个错误的观点。
当然,也不能怪大家,因为本来人对与葡萄酒就不懂,不懂就会进入误区,就找个较简单的指标去评判一款葡萄酒的好坏,这就是看价格,越贵就越好,便宜的肯定不好喝。(推荐阅读:如何区分美酒、好酒和差酒)
事实真相是这样的吗?NO!并不是越贵的葡萄酒就越好。
首先,我们要普及下什么叫好酒?是指好喝的酒?还是增值潜力高的酒?还是拿出来有面子的酒?还是其他的?
如果是投资老酒的话,类似于那些82年拉菲,《美人鱼》里超哥喝的罗曼尼康帝,就是这一类了,当然对于不喝酒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值得信赖的渠道去找到这样的真酒来收藏,投资,无可厚非,这就是好酒。
但是对于普通消费买酒是为了自己喝的前提下,什么是好酒?
好喝,对自己胃口的酒,才是好酒。就像二锅头,老白干,便宜,但老百姓喜欢,便宜但也是好酒。所以,自己喜欢,愿意喝,经常喝的就是好酒。
当然,品质上乘的葡萄酒通常也价格不菲,因为其在酿造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要比普通的葡萄酒高。
具有知识和品酒经验的消费者可以从一款酒的酒标信息中对其质量有一个大概的评定。而普通消费者往往缺乏的葡萄酒知识,不能通过知识对葡萄酒的质量给出比较准确的评估,而价格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参考项。
葡萄酒的价格取决于很多的因素,包括葡萄酒的产地、产区、酒庄规模、酒的品质、品牌、葡萄品种、年份、酿造规模、产量、技术水平等。
其实60%以上的葡萄酒的价格和品质都成正比。但是,价格和品质并不是完全匹配的。也就是说,还有一部分葡萄酒定价过高,有一部分葡萄酒则定价过低。而定价和质量的不符,对葡萄酒生产商和消费者来说,都有许多隐含的因素。
葡萄酒生产商在定价时,会遵循一定的定价策略,葡萄酒的价格以葡萄酒的品质为基准,以市场竞争来决定定价策略。例如,一些低档葡萄酒在定价上会把价格标得稍稍偏高,让消费者认为,这不是廉价的葡萄酒。但这只是短期策略,渐渐地,消费者会注意到葡萄酒的质量,并去查询相关信息来确定葡萄酒的品质。所以为什么很多消费认为葡萄酒是暴利产品,就是跟这些商家的不无关系。
其实葡萄酒作为一种酒类流通快销产品,利润原本就是应该合理的,维持商家经营开支,产业链正常运营就行。酒庄也不希望自家的红酒出厂几十块,到了下面零售几百块,这不严重影响销量,影响品牌吗?所以一些大品牌的葡萄酒,在零售定价上要远远比一些杂牌酒,小众酒,不透明的酒合理得多。
也就是说,一些消费者会被这种价格策略所误导,从而花了更多的钱去购买低品质的葡萄酒。但相对地,一些高端葡萄酒生产商在定价时总是保持着高价位,以保持高端葡萄酒的市场形象。比如的一些国家传统的商品、酒。智利的牵牛星、活灵魂,美国的作品一号,澳洲的奔富707、葛兰许,做的就是高端市场,产量小,要的就是供不应求。
这样的结果使得消费者在选购葡萄酒时,并不能完全依赖价格来对葡萄酒的品质进行判断。所以,一般性的普通消费者在选择日常葡萄酒消费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大品牌、酒庄、流通红酒产品,因为他们品牌大,规模大,产量大,信誉高,性价比肯定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