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文重点介绍修道院啤酒制作,修道院啤酒是哪里的,修道院啤酒品鉴
传统比利时啤酒与一般啤酒极大的不同在于原料成份,与酿制过程中发酵方法上的差异。比利时啤酒,除了使用啤酒常用的大麦做为主要原料之外,还添加香料与水果,使得比利时啤酒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特色。
保存古法的比利时啤酒厂,除了使用啤酒常用的大麦做为主要原料之外,还添加香料与水果,使得比利时啤酒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特色。蛇麻草、啤酒花(hops)、橘子皮等是比利时啤酒普遍加入的香料,特别是蛇麻草/啤酒花,蛇麻草/啤酒花可以凸显啤酒芳香的气味,另外,蛇麻草/啤酒花在啤酒发酵过程放入的时机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水果则是比利时啤酒特殊风味的另一位要角,莓类水果尤其常被使用,水果在发酵进行中转换成醣份,这种酒在比利时被称为Kriek,是啤酒中的粉红香槟,鲜艳诱人的颜色与酸甜的口感,完全没有一般啤酒的苦味,特别受到女性的喜爱。
比利时140多间啤酒厂生产的啤酒种类至少可以分成10种以上,详细区分的话甚至可达几十种,这也是比利时啤酒予爱酒人无穷无尽的乐趣所在。修道院啤酒被称为啤酒王并非噱头,很多人在尝试过修道院啤酒后,都会被其具有深度的香气所吸引,并称为醇厚甘甜的琼浆,这种香醇的酒体并非其他啤酒所比拟的,也是修道院啤酒的特色之一。
智美红标无疑是智美啤酒中的旗舰产品。因为这款酒是三款智美啤酒中早问世的(1862年)。那个年代只有750毫升软木塞的大瓶包装。330毫升的小瓶装是1948年才问世的。智美红标呈古铜色,微带杏仁味儿。伴有巧克力味,且不失清爽的苦味(注:酒精度 7 %)。这款酒需在窖藏温度下倒出饮用(注:10 至 12 摄氏度)。
智美三料是款偏琥珀色的金色啤酒,这款酒是修道院较新的一款酒,白色酒盖(酒精度 8 %)。这款酒于1966年问世,由蒂尔多神父。早先也是750毫升大瓶装,别名 Cinq Cents。这款酒呈金色,完美融合了顺滑且犀利的口感。倒酒的较佳温度是 6 至 8 摄氏度。
智美的三款酒中,蓝标度数较高(酒精度 9 %)。蓝标作为一款圣诞啤酒问世。由于广受喜爱,目前早已全年量产。也有750毫升大瓶装,别名 Grande Reserve。智美蓝标呈棕色,伴有迷人的新鲜酵母香气。此外还带有焦香味,以及少许苦味。窖藏数年后再饮用口感更佳。
有些高逼格的酒吧也售卖非瓶装的智美三料啤酒。酒头直接打出来的智美三料啤酒及其清爽,天下无双。与瓶装版的一样,过滤后无需巴士(高温)。然后在 20 升的桶里二次发酵3周时间。建议使用250毫升的智美啤酒杯盛装(可以在泡沫消散前喝完)。这款酒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150多年来,智美啤酒当之无愧的算是由资深酿酒师在修道院里酿造的Trappist啤酒。除了出口的智美啤酒以外,所有的空啤酒瓶都由智美酒厂的物流部门处理。大卡车队送货时顺便收集空啤酒瓶,从未空载(注:荷兰和比利时的大超市都配有的啤酒瓶回收机器。消费者购买啤酒时通常会预付0.1欧元的瓶子费用)。回收的空啤酒瓶经过彻底后再次使用。
一步是把托盘从货柜里取出。全自动化的系统分拣出可供生产线再次使用的玻璃瓶。然而,托盘里难免会掺有其他酒厂的瓶子(比如督威Duvel)。只有原装智美的瓶子才会被使用(印有Scourmont标识)。其它的瓶子各回各家。各位自酿啤酒的朋友都洗过啤酒瓶吧?(满满都是泪啊)。智美酒厂每小时清洗并灌装大约4万个瓶子。强大的机器批量除去瓶标、清洗空瓶子。然后高温蒸汽,这样可以节省水和能源。装瓶之前,仍需对每个瓶子进行严格的检测,机器自动剔除有瑕疵的瓶子。欧了,瓶子终于可以被送往装瓶流水线了。罐装流水线连续运转,啤酒被灌入瓶中并迅速压盖,密封完好。先进的设备了智美啤酒的品质。
然后就是贴瓶标了,瓶标必须正确对应啤酒的品种以及目标销售地。为了方便运输和销售,瓶子必须装箱并装入托盘。托盘里的的啤酒并不能直接出厂销售。出厂前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瓶中二次发酵。这个过程有赖于瓶中的酵母和糖。这些酒在智美的酒窖中至少要陈放 21 天。酒窖的温度和湿度都必须严格控制,以利于瓶中发酵。
因此,酒精度又能有所提升,风味更佳。接下来就是品鉴了。大批智美啤酒都是预订出口的。可在世界各地享用智美啤酒,巴黎、罗马、纽约、东京… 附近的国家可以直接用托盘运输,远的地方一般用纸箱了。因此,有的啤酒出酒窖后要重新打包。
智美(Chimay)是传统(比利时)修道院啤酒的杰出代表。下面我们来了解下智美修道院啤酒的酿造工艺
大麦是主要的酿酒原料,大麦经过部分发芽、干燥、烘烤,得到了麦芽。烘烤的时间越久,麦芽的颜色也就越深。粉碎后的麦芽和修道院的“圣水”在糖化罐中混合。糖化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多步温控出糖),利于淀粉酶将淀粉转化为可发酵糖。
过滤之后,谷物与液体分离。此时,液体还不是啤酒,只能称为麦汁。谷物残渣可以作为动物饲料,供给附近的农场。煮沸麦汁后加入啤酒花,通常是分两批加入酒花。煮沸初期加入酒花提供苦味,后期加入酒花提供香味。通过离心过滤(固体,包括啤酒花),麦汁变的更为清澈。
麦汁冷却后被导入发酵罐,然后加入酵母进行发酵。1948年,蒂尔多教父成功培育了一款酵母,这款酵母让智美啤酒别具一格。主发酵大约用时一周,取决于所酿的啤酒风格。发酵期间,酵母菌将可发酵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此时,啤酒算是初步成形了。通过离心处理,啤酒中多余的酵母被分离出来。
智美修道院啤酒的历史:
洋和尚竟然在庙里酿酒?你TM一定是在逗我啊?!但其实这完全是遵照了修道士生活的一项宗旨。
修道士将毕生奉献给上帝,每天忙于祈祷、学习和工作,自酿啤酒只是他们谋生的一种方式。因为修道院有严格的传统:修道士必须自食其力。实际上,这项传统始于智美地区的斯古蒙特(Scourmont)修道院。
1850 年的夏天,一群Westvleteren地区Saint Sixtus修道院的修道士乔迁至智美附近的高地。这片土地是智美的王子赐予他们的。修道士努力干活,将贫瘠的土地开垦为沃土(以谢龙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