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一张社交名片

葡萄酒是一种酒精饮料,对于大多人来说,她就是满足了人们对于酒精,而且是有味道的、但是又不是太烈的酒精的需求。然后基于这样的需求,人们又将其衍生到健康养生、礼品馈赠等方面,将葡萄酒进一步区别于别的酒精饮料。

有趣的是,在这个没有葡萄酒文化,财富迅速增长,人口基数极大,社会圈层偏扁平的国度里,所有的东西都变的没有那么看起来那么简单。

先是财富与精神上先富起来的阶级都在拼命的用各种标签、抬头来在社交上去区别自己与他人,加上社会风气也从原本的仇“富”转为现在的羡“富”(这里的富兼指物质与精神两者),因此一个好的标签会迅速的引起传播,前几年风风火火的各种人物评奖就是例证。

然后就到了当下中产阶级(80后)崛起的时代,社交名片继续分化并且分层,所有的中产阶级都在迫切寻找自己的标签,尤其是爱好的标签,音乐、汽车、旅行等等,奇葩的要属跑步热,人从来没有这么爱跑步过。

不济的情况下,抽烟也是个社交名片,这也是为什么2015年的烟民不降反升的原因,因为抽烟是一种社交行为,而不再是单纯的烟瘾作祟,许多公司的“烟角”被戏称为董事会,因为决策都在抽烟时做掉了。

而葡萄酒也赶上了这一波社交风,喝酒和不喝酒的是两个世界的人,然后喝酒的世界里又分喝白酒和喝红酒的(为什么喝啤酒的暂时没有自己的标签?因为人人都喝啤酒,没啥稀奇),然后喝红酒里面的又分喝国产酒和进口酒的。

再往下递进就非常的复杂而有趣了。喝国产酒的往往按照品牌分,比如喝长城和喝张裕的;进口葡萄酒因为品牌不集中则显得更加细分,呈现以国家产区和葡萄品种为核心不断往外扩展的势态,从之前的波尔多和赤霞珠热,到现在的勃艮第和黑皮诺热,期间伴随着澳大利亚设拉子热和智利什么酒都热。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葡萄酒消费的普及和深入,那些暂时的、持有葡萄酒标签的消费者群体将被倒逼着不断升级,不断的进行“葡萄酒社交战场”上的彼此区隔,类似“我只喝XX酿酒师生第X孩子之前酿的XX年份酒”的现象迟早会出现。

作为一个人士,我对于这样的现象既欢喜又忧伤,欢喜是因为葡萄酒市场将因此不断的持续发展;忧伤的是,消费者将迅速的成长起来,所谓“”的界限将不断模糊,如果我想保住我的饭碗,能做的也许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想来我今年是该报名MW了。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