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讲师许铁松 Ivan Hui:比起香港,更喜欢在内地教学

摘要:许铁松Ivan Hui来自香港,是深圳“葡萄天下”的首席讲师,他的课有多受欢迎呢?学院组团打飞的去听,对这位授课老师念念不忘。

Ivan老师讲课语调平和,条理分明,风格严谨。以近在青岛举行的波尔多葡萄酒大师班为例,会为课堂PPT中一个数据向自己法国波尔多的导师求证,可谓一丝不苟。他说这种作风和以前的工作经历有关,“以前在化工企业做管理,容不得含糊,发出的指令尤其要清晰”,Ivan说。

谈起Ivan的工作履历,可以说是在化工行业里一份的“成绩单”——香港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曾在数家闻名的的化工企业任职过:如德国巴斯夫(缩写为“BASF”,是的化学品生产商)颜料部的区经理;美国埃克森美孚粘合剂原材料亚太区的销售经理;英国帝国化学工业集团(缩写为“ICI”,曾是英国的化工产品生产企业)电子用粘合剂的亚太区总监,管理团队成员。

跟德国Mosel酒庄庄主Clemens Busch和教授 Georg Prinz Zur Lippe 学习德国雷司令的秘密

2008年,化工行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事件——的油漆和涂料制造商阿克苏诺贝尔收购了ICI,Ivan的工作面临调整,出现三个月的空档期。

过去好长一段时间,Ivan都是“空中飞人”模式,频繁前往美国、欧洲、以及所管辖的亚太地区,难得空下来,Ivan反而不习惯,计划着养精蓄锐后,继续在化工行业大展拳脚。

Ivan在香港一家餐厅为西班牙官方做葡萄酒做介绍,把西班牙酒文化带到餐厅里

在这期间,Ivan的休息方式也挺特别——报了个WSET一级的班。Ivan之前一直有喝葡萄酒,出差到什么国家就喝当地的酒,在法国、澳洲等地忙完公务,还会抽身到葡萄酒产区参观,因此葡萄酒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但他认为自己只是零散地了解葡萄酒,不算真正懂,想趁这段空档,边系统学习葡萄酒边让身心放松。殊不知,这课一上,Ivan便对葡萄酒着了迷,直接改变今后的职业方向。

与澳洲友人,种植顾问David Braybrook,的葡萄园学习东南澳的种植特点

Ivan花了一年时间,便考完WSET三级,并进入葡萄酒行业,成为一名讲师,同时开始备战Diploma,接着的两年,便把WSET Diploma攻克下来,正式成为WSET认证讲师及考评官。

之后Ivan把基地转移到深圳,开始港深两地的双城生活,从出家门到办公室,通勤时间约为一小时。

Ivan坦言更喜欢在内地教学,香港的生活节奏很快,港人习惯性急促向前走,导致大部分学生只学皮毛,例如读酒标,品味道,不深究,而内地的学生,尽管来自各行各业,但共性是具有探索精神,爱问为什么,这一点,正与Ivan的教学理念契合。

Ivan在一场波特品鉴会

Ivan认为,想把葡萄酒学好,必须深入层面,一如他在课堂上经常强调的“学好葡萄酒必须地理好”,谈及泥土气候,若不明白地理环境,只能死记硬背,一旦明了地理,便能有逻辑地推导,以波尔多为例,当知悉纬度,洋流走向,便能推导气候特征。要是缺乏静心推敲精神的人,压根不会考虑这些。

2016年香港大学生葡萄酒比赛,Ivan作为出题考官与香港评委一起考核参赛队伍

至今,Ivan葡萄酒讲师的角色已持续近十年,偶尔回忆起当年在化工行业的点滴,工件环境差别很大,幸运的是,比起曾经,他更享受当一个葡萄酒讲师。

讲师需要各地授课出差,接触到不同产区与文化,这满足了Ivan热爱旅行的心。重要的,就是“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学生来自乃至世界各地,很多上过他二级的课,都回头找他上三级,得到学生的认可,这便是老师的价值所在。

另一方面,Ivan也不满足现状,工作之余,他把大量精力投入到研究各国葡萄酒科研报告上。在Ivan眼里,葡萄酒是个理性的事物,每个细节特征都有据可循,而研究科研人员对葡萄酒各个领域的分析,正是有力的解读。可惜目前国内很少这方面资料。

在广州西班牙产区La Mancha大师班上与观众互动

Ivan承认,自己的生活除了葡萄酒就是葡萄酒,这不,在即将到来的九月份,Ivan有假期,但他早就订好拜访新西兰产区的计划。在新西兰一位教授的介绍和安排下,把重要的几个产区和两个重要的葡萄品种作深入的了解。这将在他10月的WSET三级班和同学分享。

近Ivan在看唐能通著的关于投资技巧的系列书《短线是银》,他感叹,人类对探索葡萄酒比预测股票市场的起落实在容易太多了。这大概也是Ivan在这个行业多年拼搏依旧甘之若饴的原因吧,因为,葡萄酒的世界,就是挺“单纯”的。

在线留言
  • *您的姓名:
  • *联系电话:
  • *验 证 码:

快速留言: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