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已经过去了10个月,是时候盘点和展望一下今年的行业趋势了。
酒业与民生休戚相关,民生是宏观经济最直接的体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随着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复苏,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回升,供需两侧协同释放潜力,服务消费市场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增速快于同期商品零售额13.4个百分点。
中秋国庆假期,居民外出休闲旅游、返乡探亲交织叠加,带动旅行相关类消费加快恢复。9月份,全国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客房收入同比两位数增长;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8%,增速比8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加之三季度适逢疫情结束后的暑假带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的经济增速高于预期,这也为最终实现年初制定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产量是酒业供需的直接体现。今年前9个月,全国白酒产量延续多年来的下降趋势,产量306.6万千升,同比下降9.0%;啤酒产量则持续近两年的增长趋势,但增幅放缓,产量2993.3万千升,同比增长2.1%;葡萄酒产量仍同比下降了14.5%。
从居民消费市场表现上看,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0.4%。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0.2%,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794元,增长6.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7%,显示出酒类商品在百姓生活消费中,依旧占据重要的地位。
在销售方面,前三季度的数据总体向好。1-9月份,全国商品零售总额305002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与酒业相关的餐饮收入37105亿元,增长18.7%。烟酒类商品零售总额4026亿元,同比增长9.8%。按照目前的趋势,中国酒业全年实现销售小幅增长是大概率事件。
从国际进出口的角度观察,啤酒走出国门的根基已经稳固,制造业大国有望在啤酒行业率先实现“Made in China”。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啤酒出口额23.27亿元,同比增长43.40%;出口量45.93万千升,同比增长26.80%。
尽管幅度缩窄,但葡萄酒的进口仍处在下降通道,预计年内转正的空间已经不大,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明年。
烈酒的表现依然看好,9月进口额约为2.81亿美元,进口量约为1216.26万升,同比分别增长35.96%、39.35%。白兰地、威士忌等8个烈酒品类中,除了杜松子酒和龙舌兰酒外,其余品类均实现了量额双增。这些数据为酒类贸易商们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方向。(文章来源:中国酒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