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节个人用了差不多七八节的时间,精讲了三个多小时,仅仅是把地方性白酒的突围发展史和底层逻辑这两个层面剖析了下,事实上,这些还仅仅冰山一角,如果真要细致去讲,几乎每个白酒企业都是一部很有意思的小说。
不要以为谈企业史没用,对于白酒来说,它的作用太大了,你不了解白酒品牌的历史基因,你就无法知道你所投资的白酒品牌,它的基因基础和市场对它的容错率到底有多大,有些道理,我们不是在说教中才懂,而是在故事中才会理解的更深刻。
本篇来梳理下以上几节课的框架,条线路是地方白酒的突围逻辑。
首先是地方性白酒的区域选择,为何倾向选东不选西,选富不选穷,选大不选小,这都是有依据的,对于地方性白酒,这里不包括茅五这样的性酒企,区域富裕程度直接影响你地方酒的价格带,还有就是提价的优先程度,你无法优先通过提价、去提前卡位价格带,那么你的战略就是一纸空谈。
所以,我们看到,在整个白酒地方版图上,为何东部z富裕的江浙一带率先提价去卡位价格带,典型的就是洋河,要清楚一点,这跟其地理优势是分不开的。
相对比,西部的伊力特等酒,就无法通过优先提价去卡位中高端价格带,因为这是地方性白酒的z大软肋,除了性酒企可以随意去伸出中高端酒来卡位之外,其他落后的地方酒企,基本上没有向中高端伸手的品牌力。
再说白酒的战略,课程中咱们也精讲了五粮液,包括下节也都会继续深入剖析泸州老窖系列等,它们的内部变革史,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政治家从商史。
从历史的角度去回看,在高端排位赛中,并没有的,不要说当下茅台为老大,未来它就一定也是,历史老爷子会告诉咱们,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起初的老大并不是茅台,而是泸州老窖。
在1989年之前,那时国家实行对名酒控价,所以各地酒企都是凭真正的酒品来论价格高低,而届评酒会上,四大名酒里面也没有五粮液,而国家89年放开名酒管制价格之后,五粮液做的z对的一件事,就是率先提价来满足部分高端市场需求,泸州老窖做的z错误的一个战略,就是从名酒走向民酒,导致它虽然酒品很好,但却沦为中低端心智,犯同样错误的不止老窖,还有汾酒。
而届评酒会都没有上榜的五粮液,在之后,通过提价和高端品牌战略十年超越了当时白酒霸主泸州老窖,之后超越犯了同样平民化战略错误的汾酒,之后五粮液战略管理层犯了一个大错误,那就是错误的认为未来高端白酒市场会停滞,于是乎,它就做出一个在现在看来很错误的战略决策,那就是以代工模式进攻中低端,导致其子孙品牌达到几千个之多,直接让五粮液品牌力被挫。
在白酒行业弱势调整期间,它不仅用中低端去侵占市场,这是个错误,而且还主动降价力度过大,这两大战略失误,直接让五粮液的高端含金量大伤元气。
而这时的茅台,则聚焦聚焦再聚焦,稳价稳价再稳价,价格也是坚持不降价,这两大战略站立,让茅台的高端品牌力开始超越五粮液,开始首次比五粮液率先提价,而且价格超越五粮液。
这里多提一嘴,品牌力的强弱靠什么来衡量呢?一个z简单的标准,就是价格高低,也就是说,谁有能力定高价不减量,那你的品牌力就强,茅五之间,当年就是这样,进入中低端之后的五粮液再次提价时,高端酒销量直接下滑,而茅台则是提价不减量,这就是品牌力的转折点,当时在08年,如果懂得这点,那么就会明白,当时茅五品牌的含金量开始掉个。
透过历史,咱们看到,一个企业的大战略直接影响酒企的品牌力变化,五粮液在当时多么不可一世,就跟现在的茅台一样,但企业战略错误,一样被市场用脚投票,如今五粮液,第二代康桥和第三代李曙光也开始意识并反思之前企业的战略教训,开始聚焦高端,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转变,前几节,在课程中,也详谈了五粮液三代班子,他们的管理层战略举动,以及对公司经营的影响,也评价了当下李曙光时代的管理层战略。
而泸州老窖当年太过谦虚,非要当平民,不肯当明星,如今看到人家茅五俩明星赚着大把的银子,出场费那么高不说,还漫天要价,关键是市场还吃它那套,这让老窖后悔的屁股都绿了,于是赶紧掉头,老窖可是当年整儿八经的酒品,在名酒控价的时代,它是消费者愿意去溢价购买的好酒,所以老窖的酒品基础强大那是不用说,当年的泸香直接等同于浓香。
由于有真正上等的老窖,所以老窖在推出高端酒时,在占位上就比较强势,首先卡位“国窖”这个字号,其次推出1573,大力推广,在消费市场,它的评价是相当不错的,自从推出高端国窖1573,泸州老窖的业绩是蹭蹭蹭往上蹦,也开始享受了一路做明星的感觉。
别家酒企一看,什么国酒、国窖都被占了,于是都纷纷推出自己的高端酒,抢占各种国字牌名号,什么国缘、国台、国花,国密、国韵……好像不带个国字,都对不起高端这俩字,我这伯庸智库如果是白酒品牌的话,我要不要考虑跟风起个“国库”?
但毋庸置疑,z贵的俩名号,一个是国酒,一个是国窖,一个占据感性定位,国酒就是代表社交社会层面的z好酒,一个占据酒品理性定位,国窖其实就是酒质上z好的。
所以,这里,我们透过历史和逻辑,得出一个重要的关于公司战略的论点,那就是结构性升级,课程中也据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结构性升级的本质是满足消费升级,消费升级的本质是痛点上移,要知道,近五年咱们喝白酒的人并没有增加,只是喝酒的人会喝的越来越好,这就是现实和趋势。
所以白酒企业梯队中,谁越往上,谁就越收益,消费升级的结果就是使劲往上拱,这是中高端就是受益者,它们可以率先提价满足不同价格带的需求,而低端就是z倒霉的。
所以,就拿投资老窖来说,说白了,没高端国窖来撑着,你这笔投资就是要完蛋的,投老窖就是投国窖1573在未来的放量和提价力,没有结构性升级的酒企,在战略上一定是有缺陷的,当年的金种子酒,就是由于没有进行结构性升级,从而在其他白酒卡位价格带时落伍掉队。
何为结构性升级呢,说白了,人们条件好了,都想买点好酒了,喝差酒伤身体,这是谁都知道的事,但是,人们的财富等级不同,有的人需要300价格带的酒,有人需要200价格带的,这时,酒企就需要在相应的价格带进行卡位升级,否则,你酒再好,就跟当年的老窖一样,别人涨价,你不涨价,那就要掉队,所以,对于高端白酒来说,有时不涨价也是一种罪过。
为何会这样呢,因为酒本身带有浓烈的社交属性,在社交场合下,你是无法决定喝什么酒的,在婚宴上,你就得照着价格带来选酒,而不是选那个好喝但便宜的,总不能婚宴上喝二锅头吧,所以,人们买酒的优先考虑次序是由白酒的社交属性决定好的,你说你不卡位升级能行吗?历史老爷子用教训告诉你,不行。
结构性升级并不是简单的分出中高,然后厚着脸皮强行往外推,这招不好使,而是要经历长期的品牌孕育,你三五年都不好使,所以,这是一件大的战略决策,看看洋河梦系列,再看看国窖,这都是一个持续孕育品牌的过程。
这里对公司高端战略,咱们要优中选优,选择大概率,打造成功的高端白酒不是一件易事,国内来看,几千个品牌现在也就个位数能突围,所以,对于结构性升级的成功,客观来说,就看两点,一看历史品牌力,二看酒质,这是真经验。
何为历史品牌力,也就是你要能唤起国人的心智,老八大名酒都是有历史基因和心智基础的,像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剑南春,这都是具备可以推出高端的品牌心智基础,否则,你企业在营销时,很难通过简短的一个口号,让别人理解你认同你。
像泸州老窖推出高端白酒时,直接一句国窖,大伙立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而其他没有历史的酒企,你要用一句口号来定位高端简直太难,所以说,你没有强悍的历史品牌心智和真正的酒窖为基础,你很难在营销上打响,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酒品或酒质,也就是说你的酒质能否真正配的上真正的高端酒,说白了,你没那好酒窖,硬靠营销往上轰,也是白搭,为何呢,因为,在次高端地带并不缺好酒,像剑南春等,尤其是川蜀一带,名窖古窖有很多,同价位价格带,它不像茅五这个价格带,竞争对手很稀少,你高端都是从次高端为基础发起冲锋的,而次高端可以说名酒成群,你徒有营销而酒品跟不上,那么在长期去看,也是要被消费者抛弃掉的。
而国窖1573为何这十几年都持续很牛,不单单是它的名气,更重要的是它的酒品配的上国窖二字,这才是它真正的护城河,所以,消费市场也会用脚投票去筛选出那个在同价位带上真正的好酒。
很多分析师,只会一股脑的分析品牌营销,但是却大大忽略了z重要的这点,甚至不谈这点,这样就违背了咱们对白酒投资的核心逻辑
另外,课程也详细剖析了白酒企业的四大渠道模式:1+1深度分销模式、经销为主直营为辅模式、总代模式、买断模式的优劣,论证了深度分销模式为未来的主流进击模式。
所以咱们投资白酒,不是简单的定性看股本看财报,这些都是z浅显的东西,真正要做的而是从渠道模式、酒品优劣、营销战略、管理层变革方向、结构性升级有效性等,从这些具体的层面去考核,比如我看好深度分销模式,我就不会选择伊力特,我看好中高端结构性升级战略,我就不会买西部酒企……
另外,通过层层剖析,z后落化出一个核心的增长逻辑,那就是对于酒企而言,那个增长确定性z高的酒企,一定是有效完成结构性升级的酒企,它不仅要具备管理层的进击战略,想要高端走的战略决心。
同时,你的营销战略要跟自己的酒质契合,这简直太难,洋河,营销进击力相当之强,但酒质上要弱于老窖,老窖的管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