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东麓下的果园,在北部和南部都很有名,自古以来,贺兰山东麓的平原地区就被称为“长江以南”。" 贺兰山脉绵延200多公里,非常壮观。这是戈壁沙漠的天然屏障。黄河流经贺兰山东麓,滋养了几千年的银川平原和“贺兰山东麓”这片天然的宝地。
贺兰山东麓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累积;有着发展葡萄种植的优越条件。
隋唐之时,园艺事业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还建成了许多新的果园。“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脍炙人口的唐诗名句,是对当时宁夏河套平原风光的真实写照。而诗人贯休“赤落蒲桃叶,香微甘草花”的诗句,则是对唐代宁夏地区已经大量栽培葡萄的佐证。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生产历史
两宋时期,宁夏河套平原是西夏少数族割据权的治经济中心,园艺生产出现了“丛林果木皆增盛”的繁荣景象。西夏种植的葡萄,因品质犹佳,使者在出使宋朝时,“兼赍葡萄遗州郡,”作为赠送路过州郡员的礼品,葡萄种植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元朝建立后,对果酒的需求,促进了的葡萄种植业与葡萄酒生产的发展。元代诗人马祖常在其“灵州”一诗中,写下了“葡萄怜美酒,苜蓿趁田居”的诗句,宁夏河套平原葡萄酿酒业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明清时,当地种植的葡萄品种“有绿色、紫色两种,大如白枣,皮薄多汁,食味极甜爽鲜美,南方所无着。球旁或生细蔓,上结小葡萄,如豆大,味更。”国初,当地又培育出了新的种植品种,其中“锁锁葡萄,大如纽扣,皮薄无子,食之蜜甜,堪制葡萄干,尤称特产。此外有名猪奶头着,形似猪乳,以肉丰味甘见称,亦为优良品种”。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葡萄种植业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在继续发展鲜食葡萄的同时,将种植品种重点转向酿酒葡萄,在贺兰山东麓适生地建立标准化种植园,先后从国外引进了适宜酿制红、干白的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梅鹿辄及霞多丽等无病毒种苗,大面积推广栽培。酿酒葡萄种植已经成为带动当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葡萄产业是产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截止2007年底,产区葡萄基地种植面积达21万亩,产量8万吨,产值5亿元,其中酿酒葡萄13万亩,产量4万吨。初步形成以青铜峡市、永宁县、农垦农场为主体,红寺堡开发区为补充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带。有贺兰山、西夏王、御马、鹤泉、贺东、类人首等葡萄酒加工企业16家,加工能力达5万吨。培育了贺兰山、西夏王、御马、贺玉、加贝兰、贺东、类人首等品牌,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化生产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吸引了张裕、王朝、长城等国内葡萄酒生产企业投资建厂、建基地,贺兰山东麓成为新兴的较佳酿酒葡萄产区之一。
对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生产历史就介绍到这里了。葡萄酒的产地有很多,每个地区生产的葡萄酒都不同,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需要我们慢慢品尝才可以感受出来。但是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过度饮酒。(来源:葡萄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