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江湖的"探花之争"在2024年财报季迎来戏剧性转折。山西汾酒以360.11亿营收超越泸州老窖、洋河,成功跻身行业前三,三大香型龙头实现聚首,将"茅五汾"的新秩序推至聚光灯下。
这既标志着清香型白酒时隔三十年重回赛道,也折射出中国白酒产业正在经历香型格局重构、消费代际更迭的深层变革。
1
三甲易位的产业逻辑:香型轮动与消费革命
清香型白酒的复兴绝非偶然。在酱香型品类完成消费者教育后,市场呈现出"香型去中心化"特征,茅台镇不可复制的产区优势,反而催生了"后酱香时代"的品类多元化需求。
按照业内人士的话说,国内市场在经历了长时间浓香、酱香主导的市场格局后,清香型白酒以其独特的清雅口感、纯净的香气以及较为轻盈的酒体,再次成为了市场焦点,精准切入年轻消费群体的饮用场景……
一方面,传统的高度烈酒逐渐被低度化、健康化的饮品所取代,清香型白酒凭借其低而不淡、纯净高雅的特点,恰好契合了这一消费趋势;
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偏好清新口感和时尚化产品,清香型白酒在调配鸡尾酒、佐餐等新兴场景中展现出适应性,玻汾等品牌产品通过低度化、年轻化产品成功打开市场。
值得大家注意到的是,作为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山西汾酒不仅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还凭借"入口柔、醒酒快"的品质特性迅速走上业绩攀升之路。
近年来,山西汾酒通过产品升级、营销创新、市场扩张以及国际化推动等多维度努力,成功引 领了清香型白酒的复兴浪潮,促使整个清香型白酒品类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4年,名酒势能、清香势能、汾酒势能“势不可挡”。按照山西汾酒披露的数据,2024年省外收入实现近223.74亿元,占比达62.37%。
格局稳固的三大关键变量
庞大的销售规模,让汾酒有稳固的“底盘”。与此同时,汾酒在高端产品带取得的更大市场“控制权”,让其第三的座次更为稳健……
目前,茅台批价始终维持在2000元水位线以上,五粮液通过经典五粮液巩固千元档话语权,而青花30复兴版成功卡位800元次高端带,形成差异化的价格护城河。这种错位竞争使得前三甲在各自优势价格带都建立了准入壁垒。
青花汾系列作为战略核心,在2022年销售额成功突破百亿大关后,在2024年增长势头依旧。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以青花汾酒、老白汾为代表的汾酒中高端酒类营收265.32亿元,同比增长14.35%。值得一提的是,中高端产品在山西汾酒营收占比提升至73.97%,这得益于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玻汾控量,老白汾上量,青花20放量,青花26及以上增量。
这是汾酒高端化战略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具体显示,标志着汾酒在次高端市场的战略卡位成功。
新秩序的持续性考验
值得大家注意到的是,白酒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剪刀差效应仍在加剧。五粮液(891.75亿元)与山西汾酒(360.11亿元)之间500亿的营收断层,暗示着第三名的竞争本质上仍是追赶者的游戏。
此外,消费代际更迭带来不确定性挑战。Z世代饮酒频次下降但品质要求提升的趋势,与白酒传统的场景消费文化形成张力。汾酒在低度化、利口化方面的创新能否持续引 领清香复兴,将决定其是否能真正站稳高端阵营。
站在产业周期视角观察,当前的白酒三甲格局恰似地壳运动的片刻宁静。茅台凭借金融属性构筑的优势短期内难以撼动,五粮液需要警惕酱酒第二梯队的分食压力,而汾酒与泸州老窖的"百亿利润对决"或将持续三个财报周期。
当行业转入存量竞争阶段,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不是规模的贴身肉搏,而是品类价值的持续创造与消费心智的永恒占领。这场没有终局的竞赛中,唯有那些能同时驾驭传统酿造智慧与现代消费哲学的酒企,方能穿越周期迷雾,成就真正的王 者之姿。(文章来源:卖酒狼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