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老白干酒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武陵酒系列的营收首次跃过10亿大关,同比增长12.3%,这是武陵酒自2020年以来连续第五年营收、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长。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武陵酒“高端化、品牌化、全国化”战略的深度兑现。
5月9日,暮色初临,三架阿若拉SA60L飞机在橘子洲上空勾勒出壮美航迹。山河飞行队以独创的"凤尾"展翼与分层交叉开花特技,在300米低空书写着武陵酒的飞天寓言。
当定制飞行轨迹与观众欢呼声共鸣,这场航空交响乐恰如其分地诠释着武陵酒“冲破束缚,直赴云霄”的发展宣言。当晚,一场主题为“全湖南 向上看”的第三届湖南中国名酒节暨武陵酒超级品牌日在长沙橘子洲头举行……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传统酒企路演,这场以"全湖南 向上看"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巧妙地将宋韵雅集、曲水流觞与沉浸式戏剧熔铸一体。武陵酒总经理张毅超以三个"五十三"为经纬,在时空交错中重构酱酒美学的当代叙事。
“今天我们相聚于此,共同探讨一个关于时间、品质与人生的故事。”张毅超说,故事的主角是武陵,而脚本是三个“五十三”。
A
五十三载:时空窖藏的守正出新
在拱极楼斑驳的光影里,苏轼执卷问酒,朱熹临水作赋,跨越千年的文脉在曲水流觞宴上苏醒。宾客踏着青石小径,在竹林水岸间与宋时文豪对诗博弈,宋代官窑瓷器与武陵琥珀酒液交相辉映。
这场集书画、乐舞、诗词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实则是武陵酒半个世纪守艺历程的隐喻。张毅超说,他要说的第 一个53,便是“传承与创新的共进”。
当中国名酒称号化作文化长廊里的时光印记,传统酿造技艺正在数字窖池中焕发新生。自1972年在常德初酿,武陵酒以“传承千年匠心、酿造美好生活”为使命,基于战胜困境、顺应市场和战略驱动的需要,开创性地提出并践行了“短链直达509”质量管理模式。
五十三载光阴淬炼,成就了"名贵焦香、纯净柔和"的味觉印记,更锻造出中国十七大名酒中独特的湘派酱香体系。作为中国三大酱香名酒之一,武陵酒自1972年诞生以来,凭借独特的“幽雅酱香”的风格,荣获“中国名酒”殊荣。
近年来,武陵酒投资15亿元建设新厂区,打造集生产、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园,并计划未来3—5年实现30亿元的销售额目标,推动湘酒振兴。此次文化盛宴的举办,不仅是武陵酒品牌年轻化、场景化营销的创新尝试。?
B
五十三度:味觉美学的科学诗篇
53度不仅是酒精度数的黄金分割点,更是风味物质缔结完美氢键的化学诗行。这种追求,让武陵酒在第四届白酒国家质量评比中,以"体感轻松、健康优雅"的特质突破重围。
张毅超表示,武陵酒的53度,不仅是科学的答案,更是武陵酒献给世界的味觉美学。“53年,53度,武陵酒持续增长的昂扬曲线,将高端化、品牌化、全国化战略淬炼成湘酒振兴的锋芒。这背后,是509短链模式重构行业生态的魄力。”?
活动现场,"中国味觉地图"互动装置解密着武陵酒的微妙平衡——北纬28°独特微生物群落,配合12987古法工艺,最终在陶坛陈贮中完成风味涅槃。当品鉴师引导观众辨识"酱香、窖底、醇甜"的三重奏时,科学理性与美学感知在琉璃盏中达成和解。
C
五十三岁:文化破圈的生态进化
品牌进化论在当夜显影!作为中国名酒,武陵酒的魅力,不仅在于醇香,更在于它凝聚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活动现场,长沙网红“爱唱歌的骡子”宣布正式成为武陵酒新媒体传播官,并现场献唱了为武陵酒创作的原创歌曲——《武陵酒的53度》携手武陵酒实现品牌文化破圈。
当00后观众化身"酒肆掌柜"参与剧情演绎,当AR技术重现"潇湘八景"酿酒场景,传统文化IP正在裂变为年轻世代的社交货币。这种以用户价值为中心的生态进化,或许正是湘酒振兴的深层密码。
当第53个年轮开始生长,武陵酒正在书写中国酱酒的另一种可能——既有守艺者的固执,更有破界者的锋芒。张毅超表示,未来,武陵酒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品质支撑与品牌,通过多个维度的创新与努力,启幕下一个53年的“黄金时代”。(文章来源:卖酒狼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