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本文重点介绍黄酒名称由来,黄酒保质期是多久,黄酒怎么喝好
黄酒属于酿造酒,酒度一般为15度左右。 黄酒,顾名思义是黄颜色的酒。所以有的人将黄酒这一名称翻译成“Yellow Wine"。其实这并不恰当。黄酒的颜色并不总是黄色的,在古代,酒的过滤技术并不成熟之时,酒是呈混浊状态的,当时称为“白酒”或浊酒。黄酒的颜色就是在现在也有黑色的,红色的,所以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黄酒的实质应是谷物酿成的,因可以用“米”代表谷物粮食,故称为“米酒”也是较为恰当的。现在通行用“ Rice Wine"表示黄酒。
在当代黄酒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以粮食为原料的酿造酒(不包括蒸馏的烧酒),都可归于黄酒类。黄酒虽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但民间有些地区对本地酿造、且局限于本地销售的酒仍保留了一些传统的称谓,如江西的水酒,陕西的稠酒,西藏的青稞酒,如硬要说它们是黄酒,当地人也不一定能接受。
在古代,“酒”是所有酒的统称,在蒸馏酒尚未出现的历史时期,“酒”就是酿造酒。蒸馏的烧酒出现后,就较为复杂了,“酒”这一名称既是所有酒的统称,在一些场合下,也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当时的酒分为三大类:酒,烧酒,葡萄酒。其中的“酒”这一节,都是谷物酿造酒,由于酒既是所有酒的统称,又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毕竟还应有一个只包括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因此,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名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黄酒”,在明代可能是专门指酿造时间较长、颜色较深的米酒,与“白酒”相区别,明代的“白酒”并不是现在的蒸馏烧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白米、白曲和白水酿造而成的、酿造时间较短的酒,酒色混浊,呈白色。酒的黄色(或棕黄色等深色)的形成,主要是在煮酒或贮藏过程中,酒中的糖份与氨基酸形成美拉德反应,产生色素。也有的是加入焦糖制成的色素(称“糖色)加深其颜色。在明代戴羲所编辑的《养余月令》卷十一中则有:“凡黄酒白酒,少入烧酒,则经宿不酸”。从这一提法可明显看出黄酒、白酒和烧酒之间的区别,黄酒是指酿造时间较长的老酒,白酒则是指酿造时间较短的米酒(一般用白曲,即米曲作糖化发酵剂)。在明代,黄酒这一名称的专一性还不是很严格,虽然不能包含所有的谷物酿造酒,但起码南方各地酿酒规模较大的,在酿造过程中经过加色处理的酒都可以包括进去。到了清代,各地的酿造酒的生产虽然保存,但绍兴的老酒、加饭酒风糜全国,这种行销全国的酒,质量高,颜色一般是较深的,可能与“黄酒”这一名称的确立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清朝对绍兴酒有特殊的爱好。清代时已有所谓“禁烧酒而不禁黄酒”的说法。到了民国时期,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已基本确定下来。黄酒归属于土酒类(国产酒称为土酒,以示与泊来品的洋酒相对应)。
黄酒的味道醇香浓郁,养生功效比较好,一般我们在吃螃蟹的时候都喜欢搭配黄酒一起食用,都说酒越陈越好,但其实酒类也是有保质期的,那么黄酒的保质期是多长时间呢?
黄酒的保质期是多长时间
黄酒一旦在存储过程或者制作过程中出错,保存的时间再长也会影响到酒的色、香、味。一般黄酒的存储时间为1-3年左右,选择对的时间饮用效果更佳,而不是盲目的存放。
黄酒怎么保存更长时间
黄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酒精饮品,黄酒相对于白酒和啤酒为说是度数比较高的一种,黄酒饮用起来容易醉,能够喝黄酒的人都是酒量大的一些人群,黄酒怎么喝好呢?
饮用黄酒的三种科学方法
1.温饮黄酒
温饮黄酒是黄酒为传统的一种饮用方法,温热的喝黄酒有着许多的好处,有一个为显著的特点就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温酒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另一种是隔火加温。但黄酒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会挥发掉,且淡而无味。
酒不仅仅只属于男人的专属,其实有时候女性也离不开酒,但是我们都知道喝酒是会伤身体的。而且是针对于女性不同于男性的体质而言。女性要喝什么酒对健康的伤害小,又能得到保健的效果。那么,女性喝白酒和黄酒都有哪些好处呢?
【女性喝白酒好处多】
白酒可以缓解痛经:白酒1/3热量补偿肝脏消化能量,2/3的热量在肝外参加蛋白质、碳水化物等营养素能量的代谢。乙醇化学能的70%可被人体利用,1克乙醇供热能5千卡。饮适量的白酒,使循环系统发生兴奋的效能。有失 眠症者睡前饮用少量白酒,有利于睡眠,并且能刺激胃液分泌与唾液分泌,起到健胃的作用。白酒有通风、散寒、舒筋、等作用,例如红花酒治血淤性痛经症、龟肉酒治多年的咳嗽、蛇血酒补养气血,桔子酒、桃仁酒治肾虚腰痛等。
1.外观:干黄酒、半干黄酒、半甜黄酒、甜黄酒。
优级:橙黄色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允许瓶(坛)底有微量聚集物。
1级:橙黄色至深褐色,清亮透明,有光泽,允许瓶(坛)底有微量聚集物。
2级:橙黄色至深褐色,清亮透明,允许瓶(坛)底有微量聚集物。
1.产品分类:传统型黄酒、清爽型黄酒。
传统型黄酒:粮食(稻米、玉米、黍米、小米、小麦)制成,品质高,纯度好。
清爽型黄酒:粮食(稻米、玉米、黍米、小米、小麦)加酒曲,口味清爽。
2.口味(甜度)分类:传统型(干黄酒、半干黄酒、半甜黄酒、甜黄酒)
黄酒,别名:糯米酒、娘酒、月子酒。
喝黄酒是客家人的普遍习俗,男女皆喝。到了喜庆节日,客家人则更喜欢拿黄酒来款宴宾朋。“客家黄酒”的用途很多,以前主要作为客家妇女坐月子时的滋补品,即“客家黄酒” 炖鸡,客家人叫 鸡子酒。其他用途还有:当小孩子出生三天后,亲友要喝“ 三朝酒”;满月喝“ 满月酒”;一岁喝“周岁酒”;成年结婚上轿前喝“ 暖轿酒”;喜宴喝“完婚酒”;年老寿辰时喝“生日酒”。客家人比较好客,也比较注重礼节,结婚的风俗上也要用到黄酒,在客家人的婚礼中黄酒是女方回赠男方的礼品,女方把自家酿制的黄酒和其他礼品一起用扁担挑送,俗称“送酒担”。如果客家人生了孩子,婆家要备一壶黄酒、一只公鸡、一挂鞭炮,送往女方家里报喜。如今客家黄酒不仅成为客家人春节喜庆日子饭桌上必备饮品,更作为健康的饮品,融入到了日常的生活,也时常作为礼品赠送亲朋好友。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有液体蛋糕之称,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葡萄酒。黄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黄酒的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功效好,一直受到广大酒友的青睐。
客家黄酒的原料是糯米,所以也叫糯米酒。糯米一般用的是特选的白糯米或者黑糯米。原料不同,导致功效跟营养价值会不一样,所以价格也不一样。只要是粮食酒,不勾兑的,不管是用哪种作为原料,都好喝、有营养,所以选购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营养需求来选择白糯米酒还是黑糯米酒。
花雕酒是黄酒大品类中的一支,古籍显示其起源于六千年前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而后兴盛于江浙之地,原料选材上等糯米、麦曲,辅以良泉净水,经过筛米、浸米、蒸饭、摊冷、落作(加麦曲、淋饭、鉴湖水)、主发酵、开耙、灌罐后酵、榨酒、澄清等古法酿制,储存时用的、上面雕有龙凤、花草、鱼鸟图文的瓦罐或土罐,因此而得名,当然,现在的包装有了更的选择性。
花雕酒呈色为橙黄或红褐清澈透明,酒香馥郁芬芳,口感柔和鲜美、甘润醇厚是为上品。
花雕酒酿酒以糯米为主材,发酵用酒曲(酒饼),酒曲中的酶将糯米饭干糖化,经酵母作用把糖分发酵成酒。
发酵过程,控制糖分含量转化成酒精度高低不同就产生了花雕的干型、半干型、甜型等。通常花雕酒的酒精度一般在10-15度之间。下面是干型、半干型、甜型区分方法:
黄酒和米酒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有些地方也把黄酒称为“米酒”,而有些地方则是把米酒称为“黄酒”,关于两者的区别,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酿造原料 黄酒的原料有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而米酒只用糯米(江米)做原料。
酿造工艺 传统酿造黄酒的工艺流程:浸米——蒸饭——晾饭——落缸发酵——开耙——坛发酵——煎酒——包装。而米酒的酿制工艺比较简单,传统上是先把糯米清洗,并浸泡4至5小时,然后把糯米蒸熟。蒸熟后把糯米取出来,使之冷却。然后在糯米上撒上酒曲,边撒边拌匀,并把米稍为压平。之后在糯米上盖上布,放在保温地方,数天后即完成程序。
酒精含量 黄酒属于低度酿造酒,酒精含量一般为8%至20%,而米酒的酒精含量很少,味道偏甜,不醉人。
在我国对黄酒的新标准中定义,黄酒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等为原料,经过蒸料,再加以麦曲、米曲,进行糖化和发酵制成的。花雕酒是我国黄酒中的一个奇葩,它是选用上好的糯米以及优质的麦曲,再加上明净清澈的湖水,用古老的方法共同酿制,等到贮存一段时间过后,才能产出这风味独特和营养丰富的花雕黄酒。
花雕酒代表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经过科学家的验证,花雕酒中含有对人体很有好处的多种氨基酸以及糖类物质,还有各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被人们称之为高级液体蛋糕。根据贮存时间的不同,花雕酒有三年陈、五年陈、八年陈等,陈酿的时间越长,则说明这酒就会越好。
花雕酒与黄酒的区别——花雕酒是属于酒性柔和、酒色橙黄清亮、酒香馥郁芬芳、酒味甘甜醇厚的一种酒,而黄酒属于酒性刚烈,对于那些爱吃蟹的人,多喝黄酒对胃部有很好的暖胃作用。